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9篇
计划管理   13篇
经济学   12篇
综合类   9篇
贸易经济   11篇
农业经济   43篇
经济概况   1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春节期间,河南省主要农产品市场备货充足,购销两旺,价格较平时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尤其是蔬菜价格涨幅明显。  相似文献   
62.
河南省是我国夏播玉米的主要种植地区,常年玉米总产量约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9%左右。2011年河南省玉米种植面积预计4538万亩,同比增加119万亩,增2.69%;预计产量1697万吨,同比增加62万吨,增3.79%。河南省也是玉米消费大省,随着对肉蛋奶需求的增加和玉米深加工的发展,饲用玉米和工业用玉米需求持续增长,预计2011年河南省玉米饲用消费量约为700万吨、工业用玉米量约为500万吨。  相似文献   
63.
今年河南省小麦成本收益呈“两增一减”态势,即亩产值、生产成本增加,纯收益略减。物质费用、人工成本与去年相比继续增加,尽管今年小麦出售价格有所上升,但纯收益仍呈略减趋势。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4.
据河南省农业厅农情调度,截至10月22日,河南省麦播面积已达7420.6万亩,占意向种植面积的92.6%,整体进度比去年提前3天左右,10月25日前麦播基本结束。今年河南省麦播进度快,良种良法相配套,整体质量较好。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到位。河南省针对今年秋季气候特点和秋冬种的生产形势,坚持以半冬性品种为主导,做到高产与优质、抗病与广适、良种与良法"三个结合",确保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加强病虫防控,确保种子包衣、土壤处理、药剂拌种等措施全覆盖,河南省已完成防控面积超过1000万亩。在7个县(市)、60个乡(镇)、1100个行政村实施整建制推进科学施肥,  相似文献   
65.
河南省焦作市铁棍山药是四大怀药之一,是药食同源的精品,是受国家保护的原产地产品,产品远销韩国、日本、新加坡、美国、德国等地,享誉海内外。铁棍山药的核心产区是临近沁河的粘土地带,是由土质决定的。种植基地主要分布在焦作市的武陟县、温县、沁阳市、博爱县,2012年种植总面积约63000多亩,产量约5670万公斤,较2011年种植面积有所下降,目前已经进入收获期,部分山药已经开始上市销售。产地价格在4—5元/斤,市场价格在6—7元/斤,市场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降1元左右,  相似文献   
66.
进入11月份以来,河南省生猪、猪肉价格逐渐企稳并缓慢回升.据调查,近期河南省生猜、猪肉市场零售价分别为14.82元/公斤、23.69元/公斤,较10月底分别上涨2.49%、0.81%,但同比仍低12.15%、11.80%。猪粮比价稳定在6.8:1以上。  相似文献   
67.
<正>春分已过,气温回升,墒情适宜,河南省各地陆续掀起春耕播种高潮。有关部门及早安排,春耕备播农用生产资料及早调控、调运,农资商户备足货源,市场购销逐渐活跃。据统计,河南省春播肥料需求约180多万吨,市场可供应350多万吨;种子需求约1.6万吨,市场可供应1.85万吨;需农膜1.8万吨,市场可供应1.86万吨。从目前农资市场供求情况来看,河南省主要农资市场货源充足、品种齐全、质量较好,完全能够满足春耕生产需要。全省农业系统联合工商、质监等部门以种子、化肥、农药为重点,开展春季农资打假活动,为春耕备播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8.
6月底,河南省小麦已收获完毕,新麦普遍上市。据各县监测:自麦(三等,下同)市场价格平均98.32元/50公斤,环比略涨0.14%,同比上涨2.95%;白麦市场价格平均96.79元/50公斤,环比略涨o.14%,同比上涨3.51%。新麦开秤价格基本上运行在国家托市收购价格之上。虽然价格上涨,但农户惜售,粮企观望,小麦收购市场暂时处于有价无市状态。  相似文献   
69.
预计今年河南省棉花种植面积445万亩,较去年下降150万亩左右,降幅高达25%。  相似文献   
70.
大学生社会角色转变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萍  王如高  关蕾 《经济师》2007,(12):113-114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逐步完成社会角色转变的关键发展过渡期,而大学生社会角色转变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在分析大学生在社会角色转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如何指导帮助大学生顺利实现社会角色转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