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财政金融   337篇
工业经济   135篇
计划管理   691篇
经济学   336篇
综合类   145篇
运输经济   19篇
旅游经济   8篇
贸易经济   399篇
农业经济   131篇
经济概况   275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邮电经济   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31.
乌鲁木齐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时空演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土地利用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是土地低碳利用的重要指标,对其时空调控是协同促进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峰的重要路径。[方法]文章研究基于乌鲁木齐市2005年和2012年1km高空间分辨率排放网格数据(CHRED)和土地利用矢量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法,探讨乌鲁木齐市7个城区土地利用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1)从时间上看,乌鲁木齐市7个城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整体表现为"5增2减"的现象;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从3 431.49万t上升到5 147.96万t,其中以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二氧化碳排放增长最大,由2005年的2 885.15万t增加到2012年的4 139.15万t。(2)从空间上来看,城市向北部和东南部扩展明显,未利用地和耕地迅速减少,城市扩展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明显增加;中心城区和城市扩展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上升最快。(3)从土地利用转移上看,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明显,整体呈现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地向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园林地和水域等类型转移。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地向城镇村及工矿用地转移导致的碳排放强度增长最显著,均超过700万t/万hm~2。[结论]绿洲城市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时空差异较为显著,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扩张是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合理控制绿洲城市扩张规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建立土地利用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核算体系与综合调控政策,将是促进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32.
一、农民的理性及理性的有限性 人是理性的是现代经济学对人类行为的基本假定。所谓理性,是指一个决策者在面临几个可供他选择的方案时选择一个能令他的效用得到最大满足的方案。西蒙认为,对理性一词的使用,要求使用者讲清楚他对目标和条件所作的假定。如果每个人能够通过成本-收益或趋利避害原则来对其所面临的一切机会和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选择,则这个人是理性的。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将农民轻蔑地称之为“小农”,认为他们愚昧、落后、保守。事实上,农民也是理性的。如果农民是理性的,为什么在贫困地区,越穷的农户生的孩子往往越多,计划生育工作较之发达地区更加难搞?为什么在社会化服务不足的地区,农民不愿意接受新的科学  相似文献   
133.
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村外出务工队伍的主体。本文在对583名新生代农民工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等分析方法对社会网络特征与新生代农民工再就业质量、工作满意感之间的关系及工作搜索策略在其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社会网络特征对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搜索策略有正向影响;社会网络特征对新生代农民工再就业质量与工作满意感有正向影响;工作搜索策略在社会网络特征与再就业质量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在社会网络特征与工作满意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作用主要是通过探索策略和随意策略两因素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4.
研究目的:构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技术体系。研究方法:归纳综合法。研究结果: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技术应关注土地调查与监测、土地评价、土地预测与模拟、土地利用规划等技术以及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标准的研究。研究结论:一是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二是开展多学科、多领域合作研究,推进形成集成创新成果;三是加强成果示范和推广,推动科技成果的应用与转化;四是以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技术研究促进土地利用规划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35.
根据高校的需求和工作流技术的应用现状,文章提出了一个基于工作流技术的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工作流技术在学生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包括流程的定义、使用、提示和监控。流程的定义使用π演算实现,流程的使用、提示和监控主要由工作流引擎实现。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整合工作流技术,不但保证了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可靠性,而且提高了该系统的扩展性。  相似文献   
136.
阐述低碳物流发展的重要性,对低碳物流法律推进机制构建的必要性及河北当前低碳物流法律推进机制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构建符合河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低碳物流法律推进机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7.
近年来以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为核心的新城市形态建设正成为发达国家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它强调利用城市公共空间的集约和积聚效应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整合区域功能,创造城市活力满足产业和社会发展需求。分析了新城市形态建设的发展趋势,并通过实际案例考察新城市形态的建设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建设管理现状归纳聚焦城市公共空间促进新城市形态建设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38.
一、美国新经济概念及新经济危机解析 1.美国新经济概念分析。 新经济一词是从美国泊来的,没有非常明确的定义,但又实实在在地在美国出现,而且迅速席卷世界。归纳起来其特性可概括为:以数字化信息技术和因特网为标志的技术变革在全球化拓展;知识创新的商业模式——建立在个人信誉基础上的风险投资制度已经成熟,被投资者所认可;互联网的普及速度超过了以往过去的任何发明,它以其开发性、可扩展性和互动性,迅速成为了客户需求的新平台,成为了一个新标准;服务业替代制造业主宰产业发展;全球化的各种规则开始建立,降低了要素流动的摩擦;资本市场是这一创新时代的最重要的引擎,是结构调整最有效的工具,而工业社会中集中控制资源进行结构调整的方式已经过时;在新经济中,公司正在走上收益递增的轨道。这些新经济的趋势性特征涉及到技术、商业模式、客户标准、产业、规则和金融工具,它们综合贡献给了经济增长,构成经济增长的新要素,这些新要素正在改变着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从而构成了所谓的“新经济”。  相似文献   
139.
通过吸收内生增长理论的思想 ,修正外生农业技术进步的假设 ,本文提出了一个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 ,并以此对倍受瞩目也颇多争议的“东亚奇迹”及中国经济 ,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 ,“东亚奇迹”是传统农业劳动力不断转向现代非农业部门的结果 ;是现代部门以资本反哺传统部门 ,推动农业技术进步 ,促进劳动力转移的结果 ;也是现代部门均衡发展 ,吸纳剩余劳动力 ,加速结构转换的结果。因此 ,虽然非农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不够显著 ,但劳动力结构转换仍然推动经济实现了持久的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40.
黎艳 《经济研究导刊》2014,(16):189-190
科技基础设施是技术进步的物质基础和信息保障。基于技术进步偏向性的视角将其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概括为知识增溢效应、资源配置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以期更好地跟踪科技基础设施的技术拉动作用,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