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63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179篇 |
工业经济 | 64篇 |
计划管理 | 280篇 |
经济学 | 244篇 |
综合类 | 121篇 |
运输经济 | 11篇 |
旅游经济 | 7篇 |
贸易经济 | 198篇 |
农业经济 | 78篇 |
经济概况 | 197篇 |
邮电经济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25篇 |
2020年 | 34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24篇 |
2015年 | 35篇 |
2014年 | 34篇 |
2013年 | 59篇 |
2012年 | 122篇 |
2011年 | 148篇 |
2010年 | 147篇 |
2009年 | 102篇 |
2008年 | 112篇 |
2007年 | 100篇 |
2006年 | 115篇 |
2005年 | 87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36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市州农业科技进步是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的基础,从微观层面测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比较分析市州间农业科技进步水平及形成差异的原因,不仅可为各市州客观认识本地区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提供依据,而且对明确未来发展现代农业的工作重点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文章运用增长速率方程法(Solow余值法),对"十二五"时期甘肃14市州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各市州间差异显著,呈明显的不均衡性。"低投入、低消耗、科技进步贡献率高"型2个市、"适度投入、适度消耗、科技进步贡献率较高"型5个市、"高投入、高消耗、科技进步贡献率有限"型5个市、"投入有限、消耗有限、科技进步贡献率低"2个市,表明提高市州农业科技贡献率、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潜力巨大。[结论]增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及应用效益,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意识及水平,以及发展市州特色产业、壮大区域经济实力是甘肃省市州未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992.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状及发展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介绍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效,分析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在发展过程中4个制约因素,在建立中国农产品体系标准、完善认证规范、加强农业科研体系建设、适时对无公害农产品实行强制认证等方面提出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993.
黔中喀斯特地区农业生产碳排放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以贵阳市为例,测算其2007—2016年农业碳排放量,分析时序变化特征、脱钩关系并预测未来10年农业碳排放量,为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农业减源增汇以及经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文章运用碳排放系数法计算2007—2016年贵阳市农业碳排放量;基于Tapio脱钩模型分析区域农业碳排放量与农业GDP的脱钩关系;利用GM (1.1)模型预测贵阳市未来10年农业碳排放量。[结果] 2007—2016年贵阳市农业碳排放量呈下降趋势,年均递减0.75%;三大类碳源中水稻种植占比例最大,为67.37%,其次为畜禽养殖,为17.08%,最后为农地投入,占比为15.55%;细分碳源,除水稻外,化肥与牛碳排放量较高,但农膜、农用柴油、农地灌溉以及羊碳排放都呈增加趋势;脱钩分析表明,贵阳市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间的脱钩类型呈现强脱钩、弱脱钩、强负脱钩、扩张负脱钩4种状态,脱钩类型以强脱钩为主,说明近年来农业碳减排取得一定成效;根据GM (1.1)模型预测,贵阳市农业碳排放量逐年下降,由2017年的50.14万t下降至2026年的47.76万t。[结论]贵阳市农业碳减排效果明显,未来还需进一步采取措施以实现农业减源增汇。 相似文献
994.
黑龙江省农业碳排放、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黑龙江省为例,首先对其农业碳排放总量进行测度,再研究农业碳排放同经济增长、科技投入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1996~2013年的统计数据,从4个方面估算了黑龙江省农业碳排放量,进而采用自回归滞后分布模型(ARDL模型)对农业碳排放量、经济增长以及科技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农业碳排放量、GDP增长和科技投入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但长期来讲农业碳排放量增长速率远大于GDP增长速率;GDP增长对农业碳排放总量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长期影响程度远大于短期;科技投入对农业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且存在滞后效应,其中长期的抑制作用为12.4%,短期为3.9%,当滞后期为两年时,抑制作用尤为显著。[结论]经济增长会促进黑龙江省农业碳排放的增加,而科技投入则能对农业碳排放产生有效地抑制作用,因而黑龙江省可以通过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来降低农业碳排放。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生态化发展是未来我国包括茶产业在内的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生态茶园建设,但是对茶园生态化发展水平评价的研究尚不充分,不能满足产业推进生态价值评价转化的实际需求。构建茶园生态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文章从生态环境水平、技术与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5个维度建立了茶园生态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测算指标权重,开展17个样本茶园的实证研究,计算茶园生态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同时用障碍度模型识别了阻碍茶园生态化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结果] 17个样本茶园的评价结果与样本茶园生态化发展水平的原有判断基本吻合;样本茶园生态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包括生态效益维度中的水土保持情况和茶园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多样性,茶叶产品安全质量维度中的农药残留是否零检出。[结论]该文构建的茶园生态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较好的实用价值,可用于对茶园生态化水平的评价。 相似文献
996.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来,三明市的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各种类型的面积差异显著,以设施蔬菜、食用菌、花卉、水果、中草药五大类为主;二是设施规模区域差异显著,空间分布不平衡;三是设施农业整体装备水平较低,以简易设施和一般设施为主;四是存在投入成本高、融资困难的问题。文章在分析三明市自然地理条件以及设施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增长极理论和点-轴理论合理规划设施农业布局,沿福银高速、泉南高速、长深高速构建3条一级发展轴,沿S205、S204、S306省道构建3条二级发展轴,并以农民创业园区、科技示范园区为支撑培育设施农业"增长极",依托基础好、规模大的农业区构建7个设施农业发展区,辐射带动基础较弱、规模较小的4个设施农业发展片,构建"六轴、七区、四片"的设施农业格局,形成覆盖全市的"田"字形设施农业网络。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科学测度村镇尺度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识别发展类型并提出优化建议,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农业农村发展。[方法]面向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构建村镇尺度的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模型,并通过2012—2016年杞麓湖流域7个村镇的发展质量统计数据,研究其空间格局及演变趋势。[结果]杞麓湖流域村镇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稳步上升的变化趋势,但不同子系统之间仍有显著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子系统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根据经济、社会与生态子系统的分异规律,可将杞麓湖流域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适度发展区和保护发展区。[结论]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并根据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的协同效应,重点发展正协同效应较强的目标,从而对不同类型的村镇提出差异化的政策引导。参考联合国2030年SDGs制定村镇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有利于对区域发展进行客观评价,并促进国家层面的可持续发展评估。 相似文献
998.
999.
明清时期,徽州水旱蝗疫等自然灾害频发,使传统徽州社会宗族内外产生了众多贫民。为济贫饥民于倒悬,徽州官府、宗族、绅商各界采取了灾前预筹与灾时救助相结合,形成了参与社会救助的资助者多,受众广,救助措施全的较为完整的社会救助体系,促进了传统徽州社会的稳定和正常持续的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对晋商股份制产生动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商股份制的要义在于资本组织上的“股份化”和收益分配上的“股份化”,文章利用经济史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探讨了晋商资本股份化的动因和收益股份化中顶身股制产生的动因,认为晋商采用资本股份化是由于该制度对投资人收益分配具有方便快捷的计算和预示功能,而顶身股制则是晋商对清代劳动力要素相对价值提高的回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