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80篇
  免费   345篇
  国内免费   153篇
财政金融   526篇
工业经济   353篇
计划管理   1852篇
经济学   1270篇
综合类   1336篇
运输经济   137篇
旅游经济   91篇
贸易经济   1127篇
农业经济   486篇
经济概况   695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322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456篇
  2013年   509篇
  2012年   635篇
  2011年   661篇
  2010年   681篇
  2009年   667篇
  2008年   650篇
  2007年   603篇
  2006年   587篇
  2005年   410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石。论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组织机构对营商环境的理论以及指标体系构建成果进行梳理后发现,现有研究主要分为宏观整体评价和细分领域评价两部分。论文在融合国际上现有关于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基础上,以世界城市核心功能对国际营商环境的诉求为内容,按企业“准入前、准入中、准入后”不同发展阶段,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国际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2.
摘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是当前我国促进城乡融合的新机遇。本文借助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与城乡融合发展的指标体系,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融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不仅显著促进了城乡融合,还通过推动劳动力转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水平提升存在显著的劳动力转移门槛效应;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因此,应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并结合自身发展情况精准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政策,破除劳动力转移阻碍,因地制宜推动城乡融合差异化发展。  相似文献   
83.
摘要: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需要通过新质生产力的不断提升来实现经济转型和升级,而金融发展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推进金融发展,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通过资金导向机制、需求拉动机制和制度创新机制的联合推动,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发力,构建有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理念培育的长效机制,将政府和市场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完善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的政策体系;加强金融服务贸易和创新型企业支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引导和促进我国金融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的良性循环,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84.
卖方分析师利益冲突问题损害了投资者利益以及市场稳定性。为提高分析师独立性,欧洲2018年出台的《欧盟金融工具市场指令Ⅱ》首次拆分了分析师的分仓佣金与研究费用。研究发现,该举措实施后,伴随着卖方研究质量提升、低质量分析师退出市场,分析师利益冲突问题得到缓解,促进了卖方服务内部化转型、买方研究加速形成以及投资者交易透明度的提升,但同时也带来了研报价格恶性竞争、市场信息环境受损、人才非优流动等负面影响。我国分析师佣金制度存在披露透明度不足、研究服务界定不明、佣金分配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现阶段完全解绑佣金可能引发潜在风险,应采取相对柔性的改革思路。监管机构宜推动改革基金管理费用,塑造市场激励机制;券商应提升综合研究能力,推进业务模式转型,探索差异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5.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叠加经贸摩擦、新冠疫情等外部冲击,我国制造业转移、升级的动机有所增强,并对国际收支平衡造成一定影响。本文以制造业转移的微观调查为切入点,以世界银行制造业增加值数据库为研究对象,探讨制造业转移的国别经验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制造业转移是中长期过程且存在短期波动风险,大规模制造业转移需要转入转出国在整体体量、转移规模等方面相匹配;吸引制造业流入的因素包括市场、技术和基础设施,推动制造业流出的因素包括关税税率、产业结构和外部冲击;我国制造业在中长期内将整体呈转出趋势,但更多体现为产业转型升级驱动,同时在转移过程中的部分时段可能出现反复,体现为一定的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并对国际收支平衡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86.
In many situations the individuals who can generate some output must enter a contest for appropriating this outpu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investment incentives of such agents and the role of incumbency advantages in the contest. Depending on the advantages, an increase in the productivity of the investment can decrease or increase the amount of investment. The results are applied to autocrats’ investment behavior and job specific investment in organizations.  相似文献   
87.
Reductions of environmentally harmful emissions are often a public good in a global context. For strategic reasons, countries may adopt a technology with high per unit cost of emission reduction, even if a technology with lower per unit cost is available at no extra cost. They thereby credibly commit themselves to not reducing emission much in the future. In a game of private voluntary provision of emission reduction, this commitment will make other countries increase their emission reductions. Also, in the case where countries cooperate in the future, such commitment gives a country a strategic advantage, because it shifts the disagreement point in a favorable direction.  相似文献   
88.
肖凯 《时代经贸》2007,5(10X):133-134,136
目前国内外理论界与实务界所探讨的预算管理基本上是以全面预算为基础展开的。鉴于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管理出现了战略管理的转变,本文提出了战略预算管理的观念。基于全面预算管理所存在的弊端及其根源,本文阐述了战略预算管理的概念与特征。基于战略管理的一般过程,本文构建了战略预算管理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89.
黄栋栋  肖凯 《时代经贸》2007,5(4X):99-100
云南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旅游与互联网的关系也日益紧密。通过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来加快云南省旅游资源的开发,带动全省经济发展就为了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但云南开展旅游电子商务的现状却不客乐观,本文从介绍云南旅游电子商务现状入手,分析了云南开展旅游电子商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0.
从制造业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政府对环境管制(ER)的两种形式:正式管制(FER)和非正式管制(I-ER),建立了环境管制均衡方程,并且采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假设的影响制造业环境管制的主要因素:政府保护意愿、劳动密集程度、产业规模、经济外向度、产业国有化程度、科技吸收转化支出和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