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287篇 |
免费 | 1485篇 |
国内免费 | 669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1745篇 |
工业经济 | 1673篇 |
计划管理 | 8009篇 |
经济学 | 5395篇 |
综合类 | 6631篇 |
运输经济 | 530篇 |
旅游经济 | 389篇 |
贸易经济 | 4234篇 |
农业经济 | 2306篇 |
经济概况 | 2520篇 |
邮电经济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9篇 |
2023年 | 172篇 |
2022年 | 757篇 |
2021年 | 1521篇 |
2020年 | 724篇 |
2019年 | 399篇 |
2018年 | 302篇 |
2017年 | 486篇 |
2016年 | 400篇 |
2015年 | 1336篇 |
2014年 | 2032篇 |
2013年 | 2005篇 |
2012年 | 2830篇 |
2011年 | 2788篇 |
2010年 | 2758篇 |
2009年 | 2708篇 |
2008年 | 2608篇 |
2007年 | 2569篇 |
2006年 | 2361篇 |
2005年 | 1891篇 |
2004年 | 927篇 |
2003年 | 546篇 |
2002年 | 484篇 |
2001年 | 432篇 |
2000年 | 229篇 |
1999年 | 59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1年 | 4篇 |
1966年 | 1篇 |
1939年 | 2篇 |
1933年 | 1篇 |
192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针对县域经济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基于滇中城市群2003—2012年县域人均GDP数据,采用结合时空尺度的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研究方法,对于县域经济发展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滇中城市群县域经济在全局和局部空间上都表现为较强的正相关性质,县域经济在时空上的联系日益密切,但中心城市的经济集聚和扩散辐射效应较弱,经济欠发达的县域单元数量仍比较多。该方法能够为滇中城市群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制定提供参考,并提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2.
103.
我国的农村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经济落后但社会和谐的农村,二是经济起飞但矛盾尖锐的农村,三是经济富裕且社会和谐的农村。不同类型农村的主要矛盾不同,发展策略与治理模式也有所不同。第一类农村的主要矛盾是农民对高水平物质文化生活的期望与微薄的经济收入之间的矛盾,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同时应提供优良的基本公共服务,保持基层民主的纯朴之风,并且要未雨绸缪,做好在发展中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准备。第二类农村的主要矛盾是农民对公平正义的期望与拙劣的基层治理之间的矛盾,当务之急是治理基层腐败,做好征地补偿善后工作,拓宽经济发展渠道。第三类农村的主要矛盾是城镇化趋势与传统农村治理模式之间的矛盾,其前途是城镇化,同时应注意培育特色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4.
园林绿化的表现效果,在很大程度上都由使用的植物材料品质所决定,通过科学合理的搭配各种植物材料,按照植物学的基本生态原理,因地制宜,种植合宜的经济林树种。同时,对于土地和空间的充分应用,也能达到人们日益增高的审美要求,让绿地的生态功能得到充分发挥。阐述了经济林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意义以及其观赏价值,并分析经济林树种在南方园林绿化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05.
106.
中国经济与石油价格的动态联系:C-VECM模型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国际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不可小视.本文基于1994-2009年季度数据,应用C-VECM模型试图理清石油价格与利率的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模型经验分析结果表明,石油价格与GDP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长期油价上升抑制GDP的增长,而短期对GDP存在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利率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07.
公众崛起时代对政府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使公民参与出现了治理困境。从公民参与向公民治理转变是破解这一困境的基本途径。公民治理是公民崛起时代背景下形成的一种以公民为中心的新型政府治理模式,它具有独特的概念框架与理论模式。公民治理与公民参与及流行的治理理论相比具有诸多的理论创新之处,为我国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8.
为评估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可行性,首先利用Shephard水距离函数构造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采用随机前沿分析(SFA)技术计算该指标,并利用ARCGIS软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26个城市的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可视化评价。然后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对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在2006—2015年间的空间变化特征与规律进行初步探索。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在研究期间呈上升趋势;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布呈现出相似的特征,存在空间集聚。 相似文献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