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9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941篇
工业经济   531篇
计划管理   1310篇
经济学   1392篇
综合类   675篇
运输经济   49篇
旅游经济   21篇
贸易经济   717篇
农业经济   466篇
经济概况   1139篇
邮电经济   3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201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346篇
  2012年   494篇
  2011年   763篇
  2010年   761篇
  2009年   520篇
  2008年   548篇
  2007年   502篇
  2006年   553篇
  2005年   497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星载极化SAR数据的农作物分类识别进展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农作物播种面积信息不仅可为农情监测和作物估产提供重要的数据保障,还是国家制定粮食政策和经济计划的重要依据。快速、准确地获取农作物播种面积信息能为农业生产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极化SAR不受云雨天气的影响,在农作物遥感监测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有效利用极化SAR数据进行农作物识别研究对促进雷达技术在国家农业遥感监测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更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星载极化SAR技术的发展过程为论述主线,从单、双极化SAR数据,单、双极化SAR数据结合光学影像,全极化SAR数据三个发展阶段,对极化SAR数据在农作物分类识别中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总结,并对比分析不同的识别特征、融合算法以及分类算法的优缺点。[结果]以往研究存在以下不足:当前研究多以识别水稻为主,对于难以识别的旱地作物研究较少;目前对旱地作物识别精度不高,平均识别精度不足85%;缺乏对不同作物散射机制及其随时相变化的研究,导致分类算法机理性不足,普适性较差。[结论]在今后的研究中,旱地作物散射机制的定量确定,如何利用散射机制及其变化来提高旱地作物遥感识别精度和普适性;目前分类算法大都是基于光学影像设计,如何利用SAR特殊的成像方式优化设计适用于极化SAR数据的分类算法,得到更高的分类精度;如何更好的跟光学遥感等多源数据(光学数据、GIS数据等)结合来提高精度,将成为未来极化SAR农作物识别中三个亟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2.
[目的]预测2017—2035年诸城市农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对农业结构进行多情景优化仿真,提出优化调整建议。[方法]文章以山东省诸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将农业结构划分为种植、种养结合和加工休闲3个子系统,选取56个指标,运用多元统计回归分析等方法构建41个方程,建立农业结构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简称SD)模型,运用Vensim—PLE软件进行仿真优化分析。[结果]SD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到2035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05万hm2,总产量8037万t,经济作物播种面积652万hm2,总产量15203万t; 生猪出栏量达到29615万头,家禽出栏量1105 231亿只,畜禽粪污利用率8792%; 农业总产值达到25132亿元,休闲农业产值6134亿元,食品加工业产值1 25263亿元。假设种植业生产中的农业科技投入增加2个百分点, 2035年粮食作物产量较优化前增加576万t; 经济作物产量较优化前增加2814万t; 假设有机肥施用补贴增加3个百分点, 2035年畜禽粪污利用率较优化前提高762个百分点; 假设农产品加工业的研发力度和科技投入增加1个百分点, 2035年食品加工产值较优化前增加73521亿元; 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值由优化前的325:1达到41:1。[结论]为进一步推进诸城市农业结构调整,迫切需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完善有机肥扶持政策,培育种养结合新型经营主体,重点扶持培育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现代化休闲农场,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993.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分水岭地区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该文对安徽省江淮分水岭地区10年来治理的成就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未来5年治理思路提出生产发展工程、民生工程、生态文明工程的重点及综合治理开发、建立创新机制等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94.
林权改革的评价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对林权改革进行了国际透视,比较了农业改革与林业改革的不同;分析了集体林权改革滞后的原因,对改革进行了总体评价。主要观点:全球林业经营普遍存在效率改进空间,而效率损失普遍与产权安排不当有关;林权改革的含义是还权与赋权,而不是对林权实行彻底的私有化;森林经营主体可以有农户本位和社区本位,经营形式选择权在民众。集体林区的林权改革调动了农民培育森林的积极性,改善了林业治理结构,但林业改革还没有完成。完善林业政策应考虑的问题:简化农村的林木采伐管理程序;构建便利的林业产权交易制度;引导农村社区逐步达到林业生产经营的最小经营规模;通过合作和市场交易促进林地经营权流转,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权利与责任的对称性。  相似文献   
995.
基于GIS的市级耕地地力评价——以张掖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省市高级决策者而言,更加注重更大区域内的耕地质量分布情况,从而迅速、客观地做出符合区域内的决策部署。张掖市是甘肃省主要商品粮基地,全国蔬菜基地之一,全国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全国绿洲农业基地和旱作农业基地。辖一区五县,因耕地灌溉条件优越,属于典型的绿洲农业和生态农业区。全市境内各县区土壤类型差异小,耕地利用现状类型类同,土壤管理等相似,开展市级耕地地力评价比县级更有区分性、必要性和全局性。该文以张掖市12 232个耕地资源管理单元为评价单元,选取海拔、灌溉保证率、质地、pH、有效磷、有机质、质地构型和有效土层厚度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和隶属函数模型,应用综合指数法通过GIS软件计算耕地综合自然要素的指数来表示和区分耕地地力,根据指数值的大小把张掖市耕地划分为一等地、二等地、三等地、四等地和五等地五个等级;并获取了10%管理单元上近3年主要粮食产量和其对应各单元的综合指数进行回归模拟,把张掖市耕地地力评价结果依次对应到国家等级体系中为五等地、六等地、七等地、八等地和九等地。  相似文献   
996.
试论我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框架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地是物种多样、资源丰富的生态系统,同时兼具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价值。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立,是稳定湿地周边经济,保障湿地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在分析阐述我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立的目的、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我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涉及的相关利益者和主客体,探讨了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补偿标准、补偿手段,初步构建了我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补偿框架。  相似文献   
997.
农业、团场和农工问题始终关乎兵团事业的全局,是兵团各级党委工作的重中之重。兵团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履行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稳定团场职工队伍是关键。而不断增加职工收入,则是稳定团场职工队伍的关键因素。本文就如何增加农工收入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98.
在对江西省952户农户生产经营现状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当前农村承包地生产经营的基本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从城乡统筹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提出通过引导和规范耕地流转行为和完善农村中介经济组织等途径,来进一步改革完善我国的耕地生产经营体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9.
应用非线性动力系统的理论分析了广东省1950-1999年的旱灾受灾面积时序变化的混沌特性;通过重构其嵌入的相空间达到恢复系统复杂的动力机制;经计算表明,该时间序列分布具有分形特性,是一混沌的时间序列;其饱和关联维教d为1.884。相应的饱和嵌入雏教为6。即:该系统的有效自由度为6个;初步给出了系统的影响因子;经计算反映系统混沌程度的指标Kolmogorov熵K=0.1135。结果显示它的平均可预报尺度在8-9年。  相似文献   
1000.
以温州市按《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国家标准进行旅游资源普查所获得的资料为依据。从旅游资源单体的类型结构、级别结构、空间分布结构等方面来对温州市旅游资源结栌作全面分析。初步总结出温州市旅游资源结构具有以下3点特性:类型结构上既表现出种类一定程度的完整度。又表现出资源种类在少数主类下的较高集中度;在级别结构上呈现出“谷仓型”结构;空间分布结构具有面上的广布性和点上的集中性的双重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