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0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8篇
财政金融   1246篇
工业经济   623篇
计划管理   1679篇
经济学   1715篇
综合类   783篇
运输经济   94篇
旅游经济   66篇
贸易经济   881篇
农业经济   561篇
经济概况   1325篇
信息产业经济   5篇
邮电经济   2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241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477篇
  2012年   687篇
  2011年   987篇
  2010年   882篇
  2009年   574篇
  2008年   671篇
  2007年   600篇
  2006年   635篇
  2005年   603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最大化"思维,是导致目前气候变暖、生态恶化、环境破坏、资源过耗,最终使人类生存受到威胁的思想根源。"最大化"是一个思想体系,一种处世价值观,这个被理论化了的价值观体系就是西方主流经济学。"软稀缺性"假设是西方经济学"最大化"思维的理论前提,市场经济是"最大化"思维的体制支撑,竞争把"最大化"思维变成行动,而人类生存的不可持续性则是西方经济学("最大化")理论、市场经济体制和竞争行为的综合后果。担负对人类最终关怀的责任,摈弃局部"最大化"思维,树立"可持续生存"观,探索非市场决策的资源配置体制,将是经济学对人类摆脱生存困境的贡献。  相似文献   
952.
利用在山东省、海南省和浙江省的调查数据,以西兰花从种植到销售全过程为例,本文分析了"农超对接"进程中农户、合作社、超市之间的合作绩效和合作剩余分配情况。研究发现,在"农户+合作社+超市"模式中,农户、合作社和超市三者进行了有效的合作,成功地提升了西兰花的市场价值。通过建立农户亩均西兰花净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本文发现,销售渠道的选择对农户亩均西兰花净收入具有显著影响。选择"卖给合作社,且合作社卖给超市"这一销售渠道的农户获得的亩均西兰花净收入,显著高于选择"卖给合作社,但合作社未卖给超市"和"不通过合作社销售"两种销售渠道的农户获得的净收入。在"农超对接"进程中,信息获取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决定了农产品供应链中不同行为主体对合作剩余的分配。其中,农户获取西兰花销售中的价格溢价;合作社获取其社会网络资源的经济租金;超市拥有市场营销活动的剩余索取权,并获取超额利润。  相似文献   
953.
卡拉胶流变学特性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半精制卡拉胶粉末为原料,主要研究了卡拉胶的含量,pH值和钾离子浓度对卡拉胶凝胶强度和黏度的影响,以及时间对卡拉胶的凝胶强度和出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凝胶强度随着卡拉胶含量的增加呈现线性增加渐趋平稳,受钾离子的影响先增大后降低,在pH8.0和10.0处出现2个拐点;卡拉胶溶液黏度随着含量的增加迅速增大,随钾离子的浓度增加而减少,中性时黏度最大;卡拉胶的出水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相似文献   
954.
从系统性出发,指出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经营开发中面临两大类风险: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运用模糊隶属函数定量描述不同风险因子风险等级,通过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分析其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水平,进一步研究指出其主要风险因子,提出应根据不同风险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最后以山西禹王洞森林公园为例进行了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955.
“绿色南京”林业工程建设生态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绿色南京"林业工程建设新增林为研究对象,监测了新增林的部分生态效益指标。结果表明:林地在净化空气(吸收NO2、SO2和总悬浮颗粒物)、改善小气候(降温增湿、降低风速)、保护生物多样性(植物和土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对其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统计分析,计算出"绿色南京"林业工程实施10年来(2002.9~2012.9),新增林产生的生态效益总价值为351.15亿元,平均35亿元/年。其中,净化空气微生物价值最大,为81.29亿元,其次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为71.11亿元。  相似文献   
956.
以石林县为例,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法,探讨了林改后的林农经营行为,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林地因素和政策因素四个方面构建了影响林农经营行为的指标体系,并对此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林权流转服务体系,建立完善林业信息化系统,加快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逐步完善林业投融资服务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57.
Utilizing the recent dynamic panel GMM estimation techniques for 36 markets,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nking industry volatility and future economic growth, and provides empirical evidence complementary to Cole et al. (2008) who examine the finance-growth nexus from a unique asset pricing theory perspective and document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nk stock returns and future economic growth that i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a series of country-specific and banking institutional characteristics. We find that the negative link between banking industry volatility and future economic growth i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government ownership of banks, the enforcement of the insider trading law, systemic banking crises, and bank accounting disclosure standards, while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is ambiguous. The significant results are primarily driven by the data from emerging markets.  相似文献   
958.
本文主要利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所提供的各区域GDP资料,研究了1952—2008年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趋势及收敛状况。根据实证结果,本文发现:利用修正后GDP计算的变异系数要低于修正之前的;改革开放以后的区域差距要低于改革开放之前;1952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呈现Amos假说的周期性变化过程;较低经济发展水平和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分别在区域差距缩小和扩大的过程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差距符合收敛假说。  相似文献   
959.
周智生  吴映梅 《改革与战略》2010,26(12):33-35,93
文章以西南边陲的传统工业城市开远为例,基于对其城市功能的历史演进轨迹、当代城市经营的主要指向等问题的研究,指出多元化城市经营以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既是城市历史发展的重要启示,同时也是诸如开远等西部沿边城市建设在新时期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在城市转型建设过程中,需要围绕大区域城市功能竞合关系中确立沿边优势和特色,并在城市经营中重点提升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960.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自然转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增长是最主要的驱动因子.采用变率偏差度和贡献率两个指标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中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域内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引转移作用弱,弱作用将延缓中原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