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资本市场开放的经济后果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首次基于盈余管理异质性视角,利用“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的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资本市场开放对不同属性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对机会主义盈余管理与信息驱动型盈余管理均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地,在机会主义盈余管理样本中,资本市场开放显著提升了操控性应计质量;在信息驱动型盈余管理样本中,资本市场开放对操控性应计质量没有显著的影响。机制检验发现,资本市场开放通过投资者“用脚”投票监督机制和改善公司信息环境机制抑制盈余管理,而提高公司面临的投资者诉讼风险这一机制则未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2007—2017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员工购房压力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员工经济收入与居住成本的高度不匹配显著抑制了企业创新,即员工购房压力越大,企业的创新产出越少,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购房压力通过加剧企业员工流失、抑制员工在创新活动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进而对企业创新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显示:购房压力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在高学历员工占比高、行业竞争激烈、高新技术行业的公司中更加显著,而在较为成熟、所在城市交通便利、劳动力供给充足的企业中有所缓解;员工购房压力会阻碍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向企业价值转化。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活动一直受到政策制定者、监管者和投资者的关注.本文以沪深两市2002~2009年的8765个公司样本为研究对象,检验我国证券监管委员会和证券交易所针对我国股票市场所颁布的政策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活动的影响.分别使用盈余分布法和GLS回归两种方法分析政策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为了逃避政策的处罚或者为了满足政策的要求而进行盈余管理.得出的结论是我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颁布政策的初衷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但是如果缺少有效的监管措施和综合的评价体系,可能会诱导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4.
资本市场改革能否有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基于企业创新研究视角,以沪深港通交易制度作为外生事件,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DID)系统考察了我国资本市场开放对公司创新的影响及内在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显著提升了标的公司创新绩效,表现为专利产出增加,且该现象在管理层持股比例高、融资约束强的样本中较为显著,表明沪深港通制度通过提升管理层创新意愿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两大途径提升创新绩效。进一步分析发现,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在信息透明度低、沪深港通交易活跃股以及法制环境不完善样本中更显著。上述结论不仅拓展了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研究,也为实施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带来的经济影响提供了来自微观公司层面的经验证据,亦为后续完善该项制度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存在的问题及其争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讨论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其争论来说明金融危机和公允价值会计的关系。研究的结论认为公允价值不是引起当前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但它也决不仅仅只是充当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的替罪羊角色;人们之所以在金融危机中诟病公允价值会计是因为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缺陷以及监管的力度不够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沪港通与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为政策背景,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资本市场开放对标的公司的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显著提高了标的公司的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具体表现为高管业绩-薪酬敏感性提升.机制检验表明:沪深港通改善了标的公司的信息环境并增加了其股价信息含量,从而改善了标的公司的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进一步研究发现:深港通交易制度的治理作用存在持续增强的时间效应;沪深港通交易制度还提高了标的公司的高管非运气业绩-高管薪酬敏感性,并降低了高管薪酬黏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11~2021年刊发在FT50期刊上的CSR和ESG研究文献作为样本,利用文本挖掘、描述性统计及可视化统计分析等方法对CSR的“前因”“后果”及ESG研究内容进行热点主题识别和述评。研究发现,近十年的CSR相关文献以实证研究为主,研究内容不断丰富完善。在CSR的“前因”研究方面,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微观层面的公司治理因素(如首席执行官、董事会等),以及宏观层面的媒体和法规等方面。在CSR的“后果”研究中,文献主要关注企业财务绩效、公司价值等财务指标,以及员工、管理者、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方面。相比之下,由CSR演变而来的ESG研究文献数量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ESG评级、ESG投资以及与财务绩效相关的主题上。基于以上分析,对CSR和ESG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更深入地理解和应对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资本市场变革如何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是当前金融改革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作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制度创新,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引起学界广泛关注.本文以高管在职消费为切入点,利用沪深港通这一外生政策研究了资本市场开放对标的公司高管在职消费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显著降低了标的公司高管在职消费水平.机制检验表明资本市场开放通过改善信息环境、提高货币薪酬激励效果以及促进股利支付等途径抑制高管在职消费.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对高管在职消费的外部治理效应亦存在持续性.本文不仅丰富了资本市场开放经济后果的研究文献,也拓展了在职消费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亦为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不断完善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股市传闻作为一类未经证实但却得以传播的信息,对于资本市场健康平稳运行产生不利影响。本文聚焦于证券分析师这一重要资本市场信息中介视角,系统考察了目标公司股市传闻情况对于分析师预测行为所产生的具体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发生传闻会降低分析师对其盈余预测的准确度,且发生传闻次数越多,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越低。影响机制检验表明股市传闻主要通过增加信息筛选难度以及分散注意力的方式来负面影响分析师预测精度。相较利好传闻而言,利空传闻对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的负面影响更明显。本文不仅拓展了股市传闻所引致经济后果以及分析师预测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文献与考察视角,也为切实管控中国股市传闻以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2008年深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影响企业内控缺陷披露的经济因素以及管理者发现和披露内控缺陷的动机。研究发现,相对于没有披露内控缺陷的企业,披露内控缺陷的企业经营更加复杂,上市时间更短,近期经历了兼并重组或注册会计师变更,对内部控制建设投入的资源更少。同时发现,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更多的经历了财务报告重述,聘请的外部审计师的质量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