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2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46篇
综合类   16篇
贸易经济   21篇
经济概况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21.
本文首先简单回顾了外汇储备需求函数的研究文献;然后利用我国1996~2004年的月度数据对我国的外汇储备需求函数进行详尽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消费品零售总额、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及其波动性、国内外利率差、进口依存度、进口的波动性均显著影响我国的外汇储备需求;最后本文从汇率水平的调整、汇率浮动区间的扩大、利率市场化以及稳定进口波动性等方面,为缓解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2.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从消费不平等视角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共享发展的影响机制与影响效应。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数字经济能够显著降低居民消费不平等程度,经过内生性处理与相关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第二,数字经济通过缩小居民收入差距、降低家庭收入不确定性、缓解家庭流动性约束以及拓展居民社会网络等渠道,有效缓解居民消费不平等;第三,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不平等的缓解作用在数字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经济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和社会保障程度较低的区域更为显著,且在金融素养较低和数字鸿沟较大的居民家庭中更为显著。本研究为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以更好地促进共享发展提供了理论探讨和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123.
<正>社会保障作为满足居民多层次物质需求的基础性保障手段,对于促进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和实现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社会保障政策的风险缓解效应可以通过降低居民未来的风险预期及收支不确定性来提升当期消费能力。此外,正如前文第三部分论述的那样,收入分配不均是导致我国消费需求整体低迷的重要因素[53][112],而国内各项社会保障的政策实践均证明了社会保障对收入再分配的重要影响[113],其资源分配效应在调节收入差距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贡献率,对于提升低收入人群的边际消费倾向和防止社会财富两极分化具有积极作用,进而能够推动社会资源公平配置和缓解“待遇差”问题,在增强居民风险应对能力的过程中提振消费信心,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相对较低。2020年,我国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仅相当于GDP的3.2%。而同年美国的社会福利开支相当于GDP的18.8%,日本的这一数据为22.02%,德国为26.57%,同为新兴经济体的韩国为8.85%(1),均远高于我国的支出水平。在此背景下,国内学者们主要围绕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这两大类对不同类型的社会...  相似文献   
124.
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从微观视角考察了数字鸿沟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鸿沟显著抑制了居民消费,该结论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鸿沟通过降低家庭可支配收入、强化信贷约束以及削弱社会网络等渠道抑制了居民消费,而民生性财政支出可以有效缓解数字鸿沟的负面影响。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鸿沟对居民消费的抑制作用在户主受教育水平、金融素养较低和年龄较大的家庭中更加突出。第四,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鸿沟主要抑制了低消费群体的消费支出,并对享受型消费有更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消费升级。  相似文献   
12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和释放,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目前中国居民消费率依然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中等偏上经济体的平均水平,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国内学者对中国居民消费不足的问题非常重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系列理论创新和规律发现。文章旨在系统梳理中国学者在解释中国居民消费不足问题相关领域的重要研究,总结提炼重要的理论创新与贡献,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可借鉴可查阅的文献资料,为进一步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以及提出新发展格局下消费潜力释放政策建议提供参考。具体而言,第一,剖析了中国居民消费的典型事实、展开了国际比较、总结了中国学者对居民消费不足估测的演变历史和阶段性特征研究的主要进展,并进行了简要述评。第二,收入分配是解释中国居民消费不足问题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其中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将抑制居民消费需求,但规模性收入分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方向并不一致,并且中国居民消费不平等程度较为接近甚至高于收入不平等。第三,总结了人口结构变迁解释中国居民消费不足问题的国内重要研究成果。第四,针对社会保障与居民...  相似文献   
126.
易行健  苏欣  周聪  杨碧云 《金融研究》2022,502(4):151-169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分析了房价预期与家庭股市参与的关系,考察了行为金融偏差在房价预期影响股市参与过程中的作用,并根据背景风险、社会网络和户主特征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1)房价上涨预期通过降低居民家庭的股票收益率预期和增加住房资产,进而降低居民家庭的股市参与概率和参与程度;(2)“心理账户”以及“有限关注”的存在显著弱化了房价上涨预期对家庭股市参与的负向作用;(3)房价上涨预期对股市参与概率和参与程度的负向作用在收入风险更高、健康状况更差、社会网络水平较低以及受教育程度偏低的家庭中更大。因此,稳定房价预期能够通过提升家庭股市参与,进而从需求角度促进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7.
提高居民金融服务可得性是金融助推共享发展的重要实现路径。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检验了财富差距扩大对居民金融排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财富差距越大地区的居民面临金融排斥的比率也越高,财富差距对以投资类金融排斥和融资类金融排斥衡量的细分金融排斥指标均会产生显著的正向驱动作用。居民家庭面临金融排斥的概率随着财富分位数的上升而单调递减,财富差距扩大还会通过抑制金融知识和社会资本渠道提高居民家庭面临金融排斥的可能性。异质性分析表明,财富差距对贫穷、低人力资本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居民的金融排斥产生更为显著的正向驱动效应,而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助于缓解财富差距对金融排斥的影响。本文相关研究基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视角,为提高居民金融可得性、降低金融排斥和促进共享发展提供了理论与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28.
财富积累与财富分配始终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近四十多年来,世界各国无论是收入差距还是财富差距均大幅度扩大,接近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最高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财富快速积累,但贫富差距也快速扩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断完善分配制度,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着力缩小居民贫富差距已成了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为此,本文回顾财富积累与财富分配的学术思想史、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和中国的财富积累与家庭财富差距的历史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就我国所面临的财富积累和分配相关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9.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构造平衡面板数据,系统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家庭消费升级的微观效应。基于因子分析法构建家庭层面的数字经济指数,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优化居民家庭消费结构,促进居民家庭实现消费升级。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提升居民各类收入水平、降低收入与消费不确定性、缓解流动性约束以及拓宽社会网络机制推动消费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处于高数字创新要素水平、高数字基础设施和高金融可得性地区的家庭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大。本文的研究为数字经济促进居民家庭消费升级提供了微观证据,因此持续推动数字经济的普及与应用是实现消费升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经。  相似文献   
130.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2017年和2019年的家庭微观数据构造的面板数据,使用Tobit固定效应模型从微观家庭视角探讨了数字鸿沟对个体消费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鸿沟显著增加了个体消费不平等,该结论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处理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本文从收入不平等以及消费平滑渠道这两个角度,验证了数字鸿沟对个体消费不平等的作用机制。围绕“接入鸿沟”和“使用鸿沟”的研究发现,数字鸿沟对消费不平等的加剧作用在欠发达地区和数字弱势群体中更加突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数字鸿沟主要增加了更高层次消费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