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从竞争的自我颠覆性和网络外部性的双重视角分析了我国电信业的竞争性失衡问题。结果表明:竞争的自我颠覆性导致电信业由竞争格局走向垄断,网络外部性则加速了这一进程;在位运营商在网络外部性的作用下使得其均衡产量为跟随者均衡产量的2倍;我国进行的第三次重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逆转由于竞争的自我颠覆性导致的竞争性失衡,但是这种逆转只是暂时的,为了进一步促进有效竞争局面的形成,以及在长期内维持合理的竞争性局面,则需要均衡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外部性。 相似文献
12.
13.
自1980年以来,一些国家把美元化作为抵御金融危机的手段,但美元化的代价十分高昂,只能作为紧急情况下迫不得已采取的极端措施,从长期看,发展中国家要防范金融风险,建立区域性货币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15.
环境规制强度和生产技术进步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波特假说认为,合适的环境规制能激发"创新补偿"效应,从而不仅能弥补企业的"遵循成本",还能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竞争力。由于其本身的现实意义,引发了大量学者对此进行研究。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环境规制强度与企业生产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却鲜有文献提及。为此,本文在环境规制强度和企业生产技术进步之间构建了数理模型,并采用面板数据方法,对1998—2007年中国30个省份的工业部门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初始较弱的环境规制强度确实削弱了企业的生产技术进步率,然而,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企业的生产技术进步率逐步提高,即环境规制强度和企业生产技术进步之间呈现"U"型关系;(2)在西部地区,受到环境规制形式的影响,环境规制强度和企业的生产技术进步之间尚未形成在统计意义上显著的"U"型关系。因此,从长远的角度看,政府应当制定合理的环境规制政策,使企业不仅能实现治污技术的提升,而且能实现生产技术的进步,进而为中国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赢"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17.
环境规制影响了中国工业的生产率吗——基于DEA与协整分析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先基于DEA方法测算出1996—2007年我国工业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然后验证了TFP和环境规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环境规制和TF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2)环境规制是TFP的格兰杰成因,随着滞后期的加大,格兰杰成因更加显著;(3)环境规制在长期对TFP的正向促进作用比短期更为明显。因此,政府应当适度提高环境规制强度,优化环境规制形式,进一步诱发"创新补偿"效应,实现环境保护和生产率提高、经济增长的"双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