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7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7篇
经济学   12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改进企业财务报告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改进企业财务报告是当前我国证券、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进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思路,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用性,促进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产业结构竞争力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业结构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结构竞争力是产业结构协调化和高度化的综合.产业结构协调化是指各产业之间、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比例和发展速度要相互协调.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各产业之间、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产值结构和资产结构的高度化.产值结构高度化是指低质量产品、中等质量产品、高质量产品的产值比重由前向后提高,技术、知识密集度低的产品向技术、知识密集度高的产品的产值比重由前向后提高等.资产结构高度化是指国民资产的部门分布由基础产业比重大依次向加工工业和技术产业比重大演进,产业部门的质量联系日益紧密,产业循环和上升过程的联动功能不断加强,资产结构适应经济发展和需求结构变动而演进和变动机制日益健全等.  相似文献   
13.
中日两国对外直接投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经历了2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和引进外资后,中国现在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直接投资,这一经历与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情况极其相似。因此对中日两国对外直接投资进行比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作者分别对中日两国对日本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背景、动机、主体选择、产业与区域选择、进入方式、政府支持等6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揭示了日本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的成功经验,同时指出了中国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要重视农村合作基金会的资金逾期和沉淀问题丁志林,卢明,徐宝军,于洪波黑龙江省延寿县农村合作基金会自1987年开始兴办以来,巩固壮大了集体经济,开辟了农村资金融通的新渠道,对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合作基金会的发展,也逐...  相似文献   
15.
16.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石油建设项目实行了EPC承包模式,它对简化工程建设管理程序,提高效率,优化建设资源配置,确保建设工期,推动工程建设管理创新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于洪波 《民营科技》2009,(5):28-28,5
介绍了南京南瑞集团公司研制的新型UFV-200F微机型失步解列装置的保护原理及其在低频低压振荡解列回路改造中的应用。该装置采用了相位角失步振荡判据和补偿原理的失步振荡判据。采用了功率突变量启动、过电流启动和相位角启动判据。  相似文献   
18.
农垦企业潜亏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所谈潜亏与国际惯例所指或有损失及或有负债不同,即并非涉及企业的未决诉讼、未决索赔、税务纠纷、应收票据贴现、应收账款抵押、通融票据背书和其它债务担保等可能发生的损失。上述这些问题所以不能列入账内反映,根据就是究竟损失与否?损失多少?暂时还未有定论。致于涉及企业的各种债权、实物资产等可能或已经发生的各种损失,按现行财会法规制度规定,均应通过计提坏账准备金、商品削价准备金和核销坏账损失、削价损失、非常损失等正常会计核算渠道,及时列入当期损益或待处理财产损失妥善处理。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不可能也不允许再保…  相似文献   
19.
开发性金融与中小企业发展: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面临较大的交易费用与违约风险,因此,中小企业通常成为信贷配给的主要对象从而陷入所谓的融资困境;而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出发,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实质上是一种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用困境.而开发性金融将国家及政府组织增信作为信贷约束条件,实质上是通过市场机制谋求构筑政府、企业、银行和市场四位一体的融资平台,从而降低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和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贷款条件(利率和抵押要求等),促使金融交易顺利进行并推动经济主体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信用基础,从而形成了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