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21篇
工业经济   10篇
计划管理   36篇
经济学   42篇
综合类   39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8篇
贸易经济   43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4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81.
在阐明人口流动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机制基础上,利用2007—2016年276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人口流动能显著地影响经济发展,人口流入能促进流入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流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消费能力和增加社会投资渠道实现;从城市等级来看,人口流动对一级城市、二级城市经济发展有显著的影响,对三级城市、四级城市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2.
经济一体化使得分工逐渐细化,产业内与产业间联系明显加强,企业的空间分布模式由分散逐渐向集聚发展。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外)的面板数据,引入人力资本投资和技术水平作为控制变量建立模型,分析企业集聚、劳动生产率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看,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最大,其次是人力资本投资,企业集聚与技术水平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有显著正影响。分地区看,人力资本投资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度最大,而企业集聚对中部地区的贡献度最大,劳动生产率与人力资本投资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度很显著。  相似文献   
83.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基于纵向关联市场的博弈模型,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研究中国战略性资源产品出口政策和竞争政策的替代性。研究结果表明:当政府对战略性资源产品征收出口关税时,随着出口关税下降,政府可以使用宽松的竞争政策替代出口关税政策,减少行业内的厂商数量;当政府对战略性资源产品征收环境税时,随着环境政策强度上升,政府可以使用严格的竞争政策,增加行业内的厂商数量;当战略性资源产品市场容量越小或者其生产对环境的损害越小,竞争政策替代出口政策(或者环境政策)越容易。在当前稀土等战略性资源产品出口关税逐步取消和环境政策执行不力的背景下,中国政府使用宽松的产业竞争政策符合稀土等战略性资源行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但是实施竞争政策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未来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强,对稀土等战略性资源产业应该逐步实施较为严格的竞争政策。  相似文献   
84.
2009年年初,华南美国商会发布了《2009中国营商环境白皮书》对2009年中国经济尤其是广东地区的涉外经济做出了准确预测。日前,华南美国商会发布《2010中国营商环境白皮书》。本刊就贸易、外商投资以及产业升级等热点问题采访了华南美国商会会长哈利·赛亚丁先生。  相似文献   
85.
陈层浪 《大经贸》2010,(1):84-86
2009年年初,华南美国商会发布了<2009中国营商环境"白皮书">对2009年中国经济尤其是广东地区的涉外经济做出了准确预测.目前,华南美国商会发布<2010中国营商环境"白皮书">.本刊就贸易、外商投资以及产业升级等热点问题采访了华南美同商会会长哈利·赛亚丁先生.  相似文献   
86.
资金供给、资本非均衡流动与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在区域之间配置的巨大差异,不仅源自各区域内部资本形成的差异,而且源自跨区域资本流动的差异.通过对我国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明显受到资金供给、区间资本流动和外资流入的影响,资金供给对西部地区的影响较东部和中部地区大,而区间资本的流入对中部地区的影响大于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影响,外资的流入对西部地区的经济产生显著的正效应,对其影响也明显的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此外在资本已经稀缺的基础上,西部地区资本的外流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一个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7.
区域科技创新效率决定区域科技创新绩效,从而决定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本文运用灰靶模型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效率测算的结果表明: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劳动者素质、企业结构、产业结构和投入结构不同是形成我国各区域科技创新效率差异的原因.因此,要提高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必须更加注重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科技经费投入和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等.  相似文献   
88.
何雄浪  陈贤青 《开发研究》2024,(2):1-14+169
发展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认为固定成本不再是外生变量,而是与技术溢出有关的内生变量,企业会因为技术溢出的正向外部性减小固定生产成本而获得更多收益。发展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是对克鲁格曼中心-外围模型的新拓展,与原始中心-外围模型相比,得出有特色的研究结论主要有本地技术溢出效应增强会促进产业的集聚,而跨界技术溢出效应的增强会促使产业空间分布趋向分散。与原始中心-外围模型相比,技术溢出导致对称结构稳定均衡的贸易自由度范围更窄,而中心-外围结构稳定均衡的贸易自由度范围更宽;当贸易自由度较大、本地技术溢出效应较大或跨界技术溢出效应较小时,市场拥挤效应可能不存在,此时市场拥挤效应转化为促进产业集聚的动力;突破点既可以小于持续点也可以等于持续点或大于持续点,由此,随着贸易自由度的变化,产业空间结构的演化不仅可以表现为突变的特征,也可以表现出渐变的特征。驼峰状集聚租金曲线是存在的,即使在完全贸易自由度条件下,集聚租金也不会消失。  相似文献   
89.
劳动分工、交易效率与产业集群演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何雄浪 《财经研究》2006,32(4):68-79
文章运用古典经济学与新兴古典经济学思想,考察了劳动分工、交易效率与产业集群演进的互动关系,认为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劳动分工深化、交易效率提高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杨小凯的基于专业化经济的劳动分工模型进行了拓展和深化,以便对产业集群的演进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支持了文章的观点。因此,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当前,政府更为紧迫的是要注重产业集群软环境的建设,以此降低交易费用,促进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0.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英语热在国内再起高潮.周女士与她的妹夫艾先生都精通英语,于是决定辞去公职合伙开办一家有规模、上档次的"英语咖啡屋"以发展自己的事业.英语咖啡屋是为想了解、参与国际贸易的人士提供一个高雅、轻松的英语商业环境.现如今,人都有了法律意识,懂得依法行事既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又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于是他们就此事走访了魏律师.寒喧之后,谈话进入了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