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内部协调不畅通在许多公司尤其是大公司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当某个部门需要其他部门支援时,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原来的工作已经很忙,因此态度被动,更不用说积极帮助他人达到目标.  相似文献   
12.
会计的目标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提供反映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信息,其本质在于决策有用性,即向有关利益关系人提供客观、公正和有用的信息,以利于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但在实际中,由于各种原因往往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致使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比较复杂,笔者试从制度原因和技术性因素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影响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性的因素,阐述了输电线路带电工作对人体的影响,探讨了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具体操作,提出了加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信息冲击对股票投资行为稳态的影响向来都是金融理论研究的重点,但现有理论模型在描述投资行为方面存在局限性,且存在大量不可测定参数.基于以往行为金融理论模型对投资者行为的描述,细化投资者决策的依据,建立一个更加全面的理论模型,并利用数值模拟的方式计算稳态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投资行为的稳态主要取决于股票价格的均值、变异系数和股票的初态.稳态的形成过程是由惯性正效应行为、惯性负效应行为、心理利得时的风险厌恶行为和心理亏损时的风险偏好行为所共同决定的.按照本模型计算的股票投资行为的稳态可以作为投资风险管理的指标指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此外,模型还为规模效应的成因提供了一个行为金融学角度的经济解释.  相似文献   
15.
期权市场中存在大量的套利手段,现有理论模型多基于完全信息市场假设对套利行为的机理进行描述,且在预测套利利润分布上存在一定不足。为刻画不完全信息市场中期权组合套利行为,文章将传统贝叶斯博弈框架推广为更一般的形式,构建了多个期权组合的贝叶斯博弈模型,探究交易者均衡策略下的套利空间,并分析该套利空间的特征。依照模型,文章证明了在一定参数条件下,即使在参与者各方达到最优策略的条件下,市场上仍然存在套利机会;市场上存在无风险博取超额收益的投资机会;这种机会的利润分布近似帕累托分布。最后,文章用市场数据检验了这些结论。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减少由于雨水渗透引起的路基边坡局部变形和失稳现象,在概述模型实验现象的基础上,采用饱和及非饱和渗流分析方法以及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路基边坡模型中水位的变化和滑动破坏发生前的初始变形,建立渐进式边坡失稳的预测方法,通过实验进行再现分析,以明确边坡初始变形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在饱和及非饱和渗流模拟中,当渗流系...  相似文献   
17.
既有文献基于交叉网络效应认为平台经济容易形成高度的垄断,无法解释平台企业激烈竞争的特征性事实。本文通过引入用户注意力因素,提出交叉网络效应的作用基础是用户流量,而非用户数量,并分析用户注意力分配对平台企业市场竞争的作用机制。在基于用户流量的交叉网络效应的作用下,平台经济尽管呈现出规模效应,但仍然是高度可竞争性经济。当用户规模给定时,随着注意力网络效应的增加,平台之间的竞争加剧,平台企业最优定价和利润水平不断趋向于完全竞争的情形。而当用户规模可以快速增加时,则竞争程度会下降。这些发现能够很好地解释平台经济规模收益和竞争性并存的特征性事实,为完善平台经济治理体系,平衡行政监管和市场竞争,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冯振华  何程 《保险研究》2023,(8):112-127
为保证社会公众利益,规范银行业经营,我国于2015年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在存款保险制度之外,政府部门通过公共环境治理、政府干预及政企关系,也发挥着对银行经营的外部治理作用。本文选取2011~2021年我国93家商业银行的公开数据,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政府外部治理与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机制,并对存款保险制度下政府外部治理如何影响银行风险承担展开进一步探讨。研究发现,政府通过提升公共治理环境,有效缓解了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风险承担的负面效应,而政府干预及政企关系等政府直接行为,虽然同样能够缓解存款保险制度的负面效应但作用效果有限。同时,在存款保险制度下,政府外部治理的正面效应可以有效提升银行的风险承担能力,而负面效应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研究有助于厘清存款保险制度下,政府外部治理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并为地方政府的金融稳定工作提供具有理论支撑和经验依据的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