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6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19篇
综合类   8篇
贸易经济   13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投资制度变迁与投资结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53.
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物流服务社会化的基本模式已经形成,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决定或准备接受第三方物流。本文就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和策略展开论述,分析了其广阔的前景和未来的趋势,以期对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作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54.
在现在公司理念和治理实践中,资本多数决成为各国公司法普遍奉行的一项基本原则,该原则保证了公司的有效运转与效率的提高。然而,该原则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导致"资本多数的暴政",从而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中国2005年《公司法》引进了异议股东股份收购请求权,这对于协调公司运转效率和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5.
基于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农业减碳增汇的时空空分异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研究发现:整体而言,2001—2020年中国农业碳排放强度下降了81.10%且区域差异呈缩小趋势,而农业碳补偿率上升了114.19%且区域差异呈拉大趋势,农业废弃物的不合理处置始终是减碳工作的主要阻力;分阶段来看,农业碳排放强度始终呈下降趋势,降低幅度先升后降,农业碳补偿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表明中国农业减排固破工作逐渐步入正轨且行稳致远;从差异贡献度来看,组内差距是当前中国碳排与破汇存在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西部地区对碳排差异的贡献度最大,东部地区对碳汇差异的贡献度最大;在影响因素方面,农业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支持、固定资产投资的经济因素以及环境规制的生态治理因素是影响农业碳排和碳汇的共同因子,且农业碳补偿率指标表现更为敏感。由此,为推进农业领域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有必要加快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再利用的研究进程,重视农业低碳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不断加强区域空间交流和互动,充分发挥经济、社会及生态治理因素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56.
57.
“双碳”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一环是资金支持,绿色金融恰是链接资本与“双碳”目标的重要纽带。在“双碳”目标下对当前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应进行考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双重差分法,利用2009~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检验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对我国主要碳源的工业和农业部门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其潜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试点政策显著降低了试点地区工业和农业碳排放强度,且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实现工业和农业碳减排的主要作用机制为支持绿色科技创新和增加绿色投资;在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实现工业和农业碳减排的过程中,能源效率改善作用尚不明显。本文基于实证结果,从积极推广试点经验、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加大绿色投资力度、持续发力节能提效层面给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