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75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26篇
经济学   51篇
综合类   24篇
贸易经济   18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51.
现阶段,民间投资、民营企业,正处于一个瓶颈期。如何走出这个瓶颈性阶段,关系到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也关系到我国整个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2.
承包制不能明确产权码? 一、“两权分离”质疑我国企业改革是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适当分离的逻辑思路展开的。在不改变国家所有制性质的前提下,赋予企业充分的经营权——对国有资产实际占有、支配和使用的权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国有资产归企业“所有”,只是在最终的法律归宿上企业没有“所有权”。不言而喻,若这种分离能有组织保证并付诸运行,那对强化企业利益倾向、增强企业活力无疑具有积极作用。现行的租赁制和承包制就是两权分离的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153.
刘尚希 《财政科学》2021,70(10):5-8
财政知识的传播有助于推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形成良好的关系,增强国家的凝聚力,提升国家的治理水平.财政知识传播能够为财政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源泉,为财政政策、财政改革有效落实提供助力,是财政知识继承、发展和创新的重要路径.在财政知识传播过程中,应该用好通讯员制度,不断完善、创新工作机制,让财政知识更好地从财政一线和财政实践中来,建立智库联盟平台系统,更好传播财政知识.  相似文献   
154.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构建地方税体系。资源税、房产税改革,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地方税体系的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当前,资源税、房产税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对资源税、房产税改革的背景、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充分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税、房产税改革的目标和框架,最后,在既定的改革目标和框架下,分析了其对地方财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5.
陈共  刘尚希 《财贸经济》1989,(10):25-30
一、背景如何界定企业和国家之间的收益边界一直是整个经济改革的中心。近几年来,尝试了多种办法,两步利改税试图以税的形式彻底稳定企业和国家之间的收益分配关系,但由于它本身不完善,加之外部环境不合理以及实践中的问题,结果没有取得显著成效。至1986年底,出于企业活力明显不足,同时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政府回头选择了承包制,期望用契约关系来硬化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分配,以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现行承包  相似文献   
156.
外贸依存度与公共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尚希 《中国金融》2005,(14):22-23
外贸依存度的含义及其可比性 面对我国外贸依存度的不断升高,社会各界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也随之不断提高,外贸依存度高低问题成为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由于对外贸依存度有不同的理解,故其争论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难以达成共识。参与讨论的学者多数是沿用流行的计算公式(即外贸依存度是指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率)来直接观察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变化及其与其他国家的对比变化,得出结论认为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很高,  相似文献   
157.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政府财政责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缩小区域和城乡发展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我国现阶段,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决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以及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其中政府财政责无旁贷,也大有可为。党的十七大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一项具体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本课题报告通过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分析,提出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渐进性等特征;从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三个层面剖析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并从我国实际出发探讨了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原则和思路,分析提出了政府财政改革面临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58.
“三财之道”是一个财政理论界与实践部门都十分熟悉的话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学术界就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系统地研究过“生财”、“聚财”、“用财”各自的涵义与三者之间的关联。但如何结合市场经济、公共财政与中国国情来“老话新说”,是本文分析的着力点。“三财之道”是观察政府行为的一个中国式视角。  相似文献   
15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招,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前途命运。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至今,已十年有余。十年多来,我们推动的改革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取得的成就是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的。  相似文献   
160.
公共风险与财政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尚希 《财贸经济》1999,(10):18-21
一、目前我国的公共风险呈现扩大趋势财政天生就是承担公共风险的。在制度结构合理,尤其是市场制度比较完善的情况下,财政所承担的公共风险主要是限于市场不能达到的领域。而在我国经济转轨的现阶段,财政所承担的公共风险则是全方位的,且呈扩大的趋势。以下几个方面表现最为突出:一是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按照政企分开的思路,把国有企业推向市场,那么,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应当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化解,但由于目前我国市场机制还不够建全,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也不够彻底,这类风险还得靠财政承担。目前国有企业普遍靠负债经营,亏损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