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75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26篇
经济学   51篇
综合类   24篇
贸易经济   18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192.
分配制度改革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但各种讨论不由自主地集中在"收入"的分配制度上.收入分配制度固然重要,但在贫富差距中并不起决定性作用,根子还在整个体制.贫富差距包含了收入差距,但仅仅讨论分配流量,只是"一次性有效",无法改变由分配存量所决定的贫富差距变化的长期趋势.分配存量体现为财产存量,具体而言,即实物资产、金融资产和无形资产.在现实生活中,直接获取各种资产,以及资产的增值、贬值远比通过收入分配所造成的贫富差距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193.
城镇化不仅是一个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了快速推进阶段,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面临着诸多深层次的制约因素和公共风险,并对当前的财税体制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4.
社会领域的改革指向是平等,也就是实现社会平等。没有社会平等,经济改革、经济发展、经济转型也就无法向前推进。现在,推进社会改革有两个重点:一是对城乡分治导致的不平等的改革。城乡居民在社会的基本权利方面是不平等的,造成了两大不平等  相似文献   
195.
我国6%的个税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30%以上的比重,决定了运用减税等税收政策直接调节居民消费需求的空间很小。相反通过税收使用促进消费更符合实际国情。消费和税收都是重要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无论是扩大消费需求和实施内需战略,还是税收制度改革和政策的调整,都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目前,对于消费的理解,通常局限于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的“消费需求”概念,并常与投资、外需并列起来,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来定位。其实,消费有更为丰富的内涵,与现在特别强调的民生问题更是具有内在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96.
对于收入分配结构,大家都有一种共识,城乡差距比较大,其实质是能力的差距,也就是人力资本积累上的差距。农民增收难,难就难在缺少人力资本,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低下。现在政府给农民各种各样的补贴,有利于扩大农村消费,但能否长期靠政府补贴来扩大农民消费呢?这是不可持续  相似文献   
197.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问题总的根源在于经济发展方式逆转,消费持续走低使经济变得脆弱。在经济发展方式脆弱性不断加大的内因作用下,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比预想要更加严峻。因此在确定当前政策目标时应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考虑,在保增长、保就业的同时切实转换经济发展方式,实施积极的消费政策。  相似文献   
198.
一、当前发展方式的基本特征 要从发展方式的视角来观察当前的经济形势,有必要简单地勾画一下当前我国发展方式的基本特征.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是粗放的,"广种薄收",靠高投入、高消耗来维持总产出的高增长,是一种低效的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99.
从风险评估来分析现行经济体制,发现其中蕴涵着正在扩散的公共风险。一个基本的判断是,与社会主义价值要求相吻合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未真正建成。本文提出了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新视角及改革的主线、核心、先导、支撑,并从经济体制改革的延伸与完整性角度,阐述了社会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00.
城镇化是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复合转型,是集中化、组织化、规模化、公共化、便利化和人性化等"六化"的有机统一。我国的城镇化具有城镇化慢于工业化、人口的城镇化慢于土地的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的流动性强以及不平衡、差异化等特点。城镇化健康发展,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这两大关系。城镇化中人口流动、各级政府财政责任划分、地方债务融资风险的控制、收益与风险成本的分享共担、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协调等问题对财政体制提出了"五大挑战"。为此,必须运用动态的系统性思维,树立风险意识,以预防为主来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