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80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26篇
经济学   51篇
综合类   24篇
贸易经济   18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认为,农民综合能力(以下简称农民能力)的提升对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包含工业化及城市化在内的现代化的实现十分关键,而长期形成的农民能力不足恰与长期以来财政待遇不平等密切相关。因此,为了增强中国经济抗击外部风险的能力、规避公共风险,应提升农民能力,尤其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所引发的我国经济增长下滑的状况下,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过程中,更应进一步提升农民的能力。  相似文献   
42.
"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基本目的是通过省直接管理县财政,加强省级财政的统筹能力,减少市级财政对县财政的截留,提高基层的公共服务能力。但是,"省直管县"财政改革会对统筹市县发展空间产生影响。"省直管县"使中心城市与县级市、县城之间的天然联系被截断,中小城市之间的产业积聚与扩散将被抑制,而直管县的发展空间会变小,发展机会也会减少。为了避免推进"省直管县"改革可能产生的公共风险,建议推进"省直管县"改革不搞一刀切,要针对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改革方式,条件成熟的地方可以考虑县改区,同时加强省级政府对市县区域发展统筹的指导和协调。  相似文献   
43.
公共财政:公共化改革的一种转轨理论假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理性的光芒只能照见有限的范围,而一旦超出这个范围,便是无边无际的不确定性世界.作为我国财政公共化改革的一种理论假说,"公共财政"这个范畴只有放在中国的语境下才有意义.它主要解决公共化改革中的两个问题:一是政府财政活动的范围和职能定位,即财政"干什么";二是政府财政活动的方式,即财政"怎么干".其背后对应着观念和认识的前提:市场机制在工具意义上的有效性和公共权力来源的契约性,使政府与市场、政府与民众的逻辑关系呈现一种颠倒性变化,前者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中"政府第一、市场第二(补充)"变为"市场第一,政府第二(补充)";后者从"政府第一,民众第二"变为"民众第一,政府第二",也就是从"国家本位"(治民)到"人民本位"(民治).这种具有颠覆性的变革是以渐进改革的方式来进行的,这个过程至今没有完成.  相似文献   
44.
我国政府提出"十二五"时期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主力军,新闻出版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这离不开包括财税政策在内的政策支持。当前,我国新闻出版业正处于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加快发展的攻坚阶段。我们有必要按照中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总体部署,进一步研究、分析新闻出版行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新的行之有效的财税政策,不断促进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本报告在全面考察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新闻出版业属性的理论分析,理论联系实际阐述了进一步完善财税政策支持其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5.
陕西科教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科教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很弱。虽然政府通过建立省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实施创新工程、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等组织方式,在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方面进行了很多的探索,但整体效果不明显。科技与经济融合度难以提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与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科技资源管理体制以及一些具体组织方式都紧密相关。陕西的探索给我们的启示:根据各地情况和特点,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应当分类引导;体制机制创新是推动科技与经济融合的前提;新增科技投入应致力于引导存量科技资源,提高其利用率和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46.
财政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公共治理中的难点。当前社会上流行的涉及财政的观点五花八门,归纳起来可分三类:一是要求大幅度减税。税感焦虑弥漫于整个社会,减税的呼声不绝于耳。如有学者建议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提高至1万元,又一次掀起了针对个人所得税的热议,其实质是关于个人所得税是否应当进一步减税的讨论。实践中,我国政府在不断地进行制度性  相似文献   
47.
税制改革着眼于系统性,注重各个税种之间的功能协调和整体配合,税收法治优先。兼顾当前现实条件,构建现代税收制度,这是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对财税改革提出了新认识、新思路,也有新举措。这主要是绕“三个制度”来展开的。  相似文献   
48.
中国消费率下滑引致的经济风险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前宏观经济中出现的投资增长过快、顺差过大、流动性过剩、对外依存度过高、物价上涨过快等问题,都与长期来我国国民消费率不断下滑有内在的关联,消费率长期下滑使国民经济变得越发脆弱,由此引致的经济风险在不断扩散。同时,消费相对萎缩,也是导致许多民生问题凸现的重要缘由。重视消费、关注消费和提升消费率是化解当前经济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共同钥匙,也是化解公共风险,防范公共危机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49.
刘尚希 《发展》2013,(8):25-25
从理论上说,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都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实行公有制,中国看似较好地实现了社会公平,但伴随的是效率低下,发展缓慢,还有严重的隐性不公平。改革开放之后,实行市场经济,依然是公有制为主体,经济效率是提高了,但是,分配差距却超过了私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国家。这意味着公有制在其中并没有起到抑制贫富差距的作用,这是为什么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是否有利于社会公平,取决于产权制度。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所有制和产权制度是合二为一的,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收  相似文献   
50.
本文认为基于传统分析框架评估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会导致许多风险以及风险关联被屏蔽,造成财政政策的有效性评估落入"风险盲区".财政政策只有有效对冲经济、社会等各领域相互关联的公共风险,才能真正为经济增长注入持久的确定性.通过考察"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和"新冠肺炎疫情危机时期"中国、美国和日本的财政政策不难发现,三者在实践逻辑上都有意无意地遵循着公共风险逻辑.财政政策应跳出片面的经济系统分析,基于社会大系统中的公共风险与财政风险的权衡来制定和调整,着眼于中长期力求全社会的公共风险最小化,而不只针对经济波动,财政政策与其他公共政策的相互协调也应以此为旨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