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10篇
经济学   35篇
贸易经济   20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广义企业社会责任混合论将经济责任、社会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等各种责任混合起来,并认为各种责任之间存在着层次或工具的关系。其中的层次关系论试图将广义企业社会责任框架内的各种责任进行层次分类,然而其标准本身是混乱的;而工具关系论实际上排除了企业纯粹的道德责任,将企业社会责任拉回到弗里德曼的年代,从而在本质上取消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本文主张企业社会责任分立论,即经济责任是企业对股东的责任,社会责任是企业对除股东之外的社会主体或社会整体的责任,它们二者共同构成企业的责任范畴。  相似文献   
32.
吕力 《经济研究导刊》2013,(18):215-216
经过批判性继承与创造性发展之后的新新法家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新新法家思想是中国现阶段国家治理哲学最宝贵的本土理念,以此为基础吸收当代西方某些行政管理知识能够可靠地指导本国国家治理的实践。  相似文献   
33.
案例研究与实证研究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一为形成理论,一为验证理论。由于案例研究的对象是“个体”,而不是“样本”,案例研究的目的是形成理论而不是检验理论,因此案例研究的评价不能采用统计学上的“信度”和“效度”概念。它主要采用主观性评价。案例研究的评价可以从案例的典型性与启发性、可信任性、可推广性、记录的准确与简洁、逻辑可靠性、理论饱和度、结果的新鲜与重要性等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34.
囿于学科分类的限制,社会科学的学者们习惯于或者只适应从本学科的角度来观察和理解中国的改革与发展进程,导致学术性与实践的脱节。设置国家改革与发展管理学,将会大大提升社会科学研究解释实践问题的能力,提高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35.
论管理的本体与本体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6.
法家对于管理和领导技能的深入研究在先秦诸子中是仅见的。其管理思想具有明显的工具理性特征。从先秦至明清,法家对中国管理思想始终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组织冲突论视角下的管理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管理学诞生以来,组织始终是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管理学将计划与目标作为理解组织的核心概念,认为没有明确的目标,管理工作就是无计划的。而在组织冲突论的视角下,管理控制在管理过程中才真正具有核心地位。冲突论认为,尽管组织是由于克服个人的局限而被建立起来的,但是组织一旦被建立,冲突就不可避免。由于利益的对立,管理层的目标和被管理层的目标总不会是完全统一的,控制就是保证管理层的目标得以全部或部分实施的手段的总称。组织是控制的工具,组织结构的设计要服从于“更好地实施控制”这一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38.
中国人的日常行为准则是"儒道法"差异互补而形成的一套系统,因此,有必要从儒道法互补的角度来对"儒家关系主义"进行修正。修正模型中的"关系"包括"人伦性关系"与"工具性关系"两个维度,其中"工具性关系"维度又包括"权威"、"规则"、"技巧"三个子维度,在讨论关系所导致的社会后果时,"社会角色"与"入世/避世选择"则构成调节变量。  相似文献   
39.
“本土理念是否仍然存在?它们在进行何种变迁?它们如何在与西方理念相冲突的情形下接受、发展与融合?”等问题完全可以使用实证的方法进行研究。上述实证研究可以对“所谓‘本土’是否存在?本土管理研究是否能导致一种区别于主流的‘本土管理学’?是否存在‘管理的中国理论’?”等问题做出清晰的回答。研究中还应注意将“差序格局”“家长式领导”“关系”等构念进行哲学层次上的深层上溯,从而避免中西构念的混同,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地进行中西对比。事实上,中国本土管理学就是以中国本土构念的变迁与发展及其对管理效能的影响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分支领域。  相似文献   
40.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企业成长中的成熟性陷阱、熟悉性陷阱以及临近性陷阱,还是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都是管理上的陷阱。能力陷阱并不意味着"组织不学习",它代表"组织进行着错误的学习",从而陷入能力陷阱。以社会分层和流动的视角来看,必须打破原有组织的分层流动规则,帮助新的组织成员流动到有影响力的高一级分层中,这样才有可能更新组织的权力结构或构成,从而打破组织惯性,消除组织防卫,促使组织走出能力陷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