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5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22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家庭的收入水平是家庭财富配置和增长的基础,住房财产成为家庭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民住房财产与家庭收入的互动关系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文章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对居民住房财产对居民家庭收入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分析住房财产占有对高、低收入组家庭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住房财产的占有具有重要的收入分配效应,能够带来家庭收入的增长;住房财产的离散程度远远地大于家庭收入离散程度,居民住房财产占有的差距较大;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更多受制于家庭个体特征因素,高收入组家庭的收入更容易受住房财产影响,并进一步解释了住房财产占有带来的贫富差距扩大。  相似文献   
32.
利用福利经济学理论分析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农村劳动力供给和贫困的影响,并运用1990~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协整分析农村低保制度对劳动力供给和减贫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农村低保制度会减少劳动供给,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迁移式扶贫政策和农民市民化政策的引导下,农村低保制度会促进劳动供给;农村低保支出对农村的减贫效果较差,产生"负向激励效应",虽然能够缩小农村贫困者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此外,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农村低保制度并不是减贫的主要原因,经济增长才是减贫的主要动因。农村低保制度要充分发挥收入再分配功能,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提高农村低保制度的减贫效率。  相似文献   
33.
张礼琴  吕康银 《时代经贸》2014,(4):64-64,66
股权激励是近50年来在西方兴起的一种用以激励企业管理者的报酬制度。管理者股权激励,作为一项有效的长期激励机制,已经部分为理论和实证所证实。本文对三一重工股权激励方案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股票期权,并探讨了股票期权的适用性优点,如股票期权不会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在限制性股票计划中激励对象可能享受“免费的午餐”的机会等。  相似文献   
34.
区域无序竞争主要表现在重复建设、产业同质化、招商引资恶性竞争等方面。区域无序竞争有其必然的经济学原因: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支撑、区域划分标准不一、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的背离、区域政府的非理性竞争、区域保护主义严重、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必然趋势。区域无序竞争有深刻的文化根源,文化强国战略强调人的身心和谐、人与大自然的和谐、鼓励人追求心灵安详,舍弃追求物欲的你争我斗,这为探究区域无序竞争的文化成因提供了独特视角:达尔文进化论的误读、“更高、更快、更强”理念的误区、企业家与有限责任公司的不足、教育在区域经济伦理中的缺位、比经济危机更可怕的心灵危机。  相似文献   
35.
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调整劳动者福利状况的重要政策工具,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劳动力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在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尽可能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这不仅有利于增加劳动力市场的供给,而且可以降低企业的劳动者流失率,更可以利用最低工资制度的倒逼机制,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最低工资制度是劳动者获得最低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在我国劳动力供给即将减缓并逐步降低的情况下,适当提高劳动者最低工资水平不仅是调节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而且是提高劳动者福利水平、进而扩大内需的必要措施,也是实现社会资源合理分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6.
论区域经营     
吕康银 《商业研究》2003,(15):87-88
区域经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区域发展的新思路,即将区域当作一个企业来经营,引入市场机制,将区域资源资产化,实现区域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区域发展。区域经营的内容广泛,有区域经营的主、客体范畴,在区域经营过程中运用区域经营战略思路,强化区域经营意识,利用区域优势,从而培育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37.
文章通过统计数据验证了我国行业收入的绝对差距逐渐扩大,相对差距持续高位的现实,并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与分析方法论证了行业收入差距的产生与发展机理。首先,垄断企业的高利润获得机制决定其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决策主体地位;其次,行业市场分割与拥挤效应再现了垄断行业高利润与低就业的利己目标与社会效应的矛盾;最后,垄断行业存在的大量的隐性工资收入,即福利津贴等准固定劳动力成本,更加放大了行业收入的差距状况,使得民众感受的行业收入差距大于数据中的体现。这部分隐藏的非公平的社会感知,是政府决策者在缓解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制度建设中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8.
文章从理论上总结扶贫资金支出对农村贫困的减贫效果,构建扶贫资金支出与农村贫困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扶贫资金对农村贫困发生率、农村贫困深度、农村贫困强度具有正向减贫效果的研究假设,以宏观调查数据度量我国农村贫困程度,揭示我国农村贫困的变化趋势,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对扶贫资金支出结构的动态减贫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扶贫专项贷款对农村贫困发生率具有正向减贫效果;以工代赈资金对农村贫困发生率、农村贫困深度以及农村贫困强度具有正向减贫效果;扶贫发展资金对农村贫困深度具有正向减贫效果,而扶贫专项贷款对农村贫困强度的冲击则显示出负向减贫效果;扶贫发展资金对农村贫困强度具有显著负效应。据此,文章提出改善扶贫资金支出结构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9.
基础设施投资是拉动内需的重要方式,对提高城市化质量,提高城市生活水平意义重大,分析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巨大缺口,建议多渠道筹集资金,并探讨了证券化、国有资产市场化、BOT、TOT、ABS等投融资的创新方式,实现多元化、多层次融资,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0.
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以2007~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探讨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创新投入的内在机理,解释了企业风险承担能力和管理者风险承担意愿的中介作用,以及公司治理的调节效应,以拓展战略性慈善行为推动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促进创新投入;管理者风险承担意愿和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均发挥中介作用;CEO二元性、董事会规模、管理层持股比和股权制衡度均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创新投入的关系起促进作用。本文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从伦理层面拓展到战略层面,为企业数字化战略、社会责任战略和创新战略的协同作用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