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13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1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该文结合生态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的伊犁河谷地区的农业基本情况及发展绿色产业的优势,运用生态学原理、系统工程等方法,借助现代管理技术,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科学规划原则和政府服务原则,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重点推进绿色种植业、绿色设施农业、绿色畜牧业、绿色林业、绿色旅游观光农业、绿色农产品加工业和绿色保鲜储运业支柱产业,将伊犁河谷建设成为我国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基地,实现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推动伊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2.
山东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是一个集农业高新技术引进、开发与生产、加工及出口为一体的外向型高新农业科技园。寿光市蔬菜高新技术示范园区位于寿光市洛城镇 ,距市区 5公里。 1999年 1月开始筹划 ,5月 2日奠基 ,6月 14日全面动工 ,截止目前已投资 1 6亿元 ,建成了核心区 1万亩 ,示范区 2 5万亩 ,辐射区 35万亩的发展规模 ,初步形成了生物工程种苗开发、蔬菜标准化生产、蔬菜加工销售、科技培训及会展信息服务等综合功能的农业科技园区 ,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被批准成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单位、山东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单位、山东省蔬…  相似文献   
33.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贯穿了评价对象的整个生命周期,是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评价,该方法在工业生产过程应用较为成熟,而针对农产品生命周期内产生的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应用较少,本文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将生命周期评价引入农业生产领域,结合国外农业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概括了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在农业生产应用中存在的方法论问题,为我国开展农业生命周期评价,提高农业管理水平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34.
农业科技园区由于其发展历史很短,且又以超常规的速度向前发展,正在出现或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与日俱增。因此,开展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对促进园区的管理引入竞争机制、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我国国情出发,构建了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体系权重,建立了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选取十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35.
发达国家城郊生态村发展模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鉴于城市人口膨胀、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原因,发达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和建设生态村。欧美国家大部分人12居住在城市,为了吸引城市居民到郊区居住,通过“全球生态村运动”,在城市郊区兴建生态村。其生态村注重居住功能,生态建筑与生态技术已经标准化、集成化;在日本,城市化导致了农业的衰落,因此,其生态村发展不仅强调城乡的交融,更强调农村的复兴。本文通过对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大城市郊区生态村发展的背景和主要模式以及生态建筑和生态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分析和比较,探讨其对我国生态村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36.
发展有机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人类提供安全、营养的食品,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重视健康,注重食品安全、营养的消费观念,日益为消费者所接受;消费高质量、高营养的农产品已成趋势.国外有机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增长快速,而我国有机农产品的有效需求却增长缓慢,市场失灵现象的原因何在?本文分析认为信息不对称及有机农产品生产的外部性未得到合理解决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7.
生态位概念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提出了企业生态位的概念,阐述企业生态位的特性,企业生态位宽度识别以及不同企业生态位的竞争关系。阐明企业生态位在经营管理方面的应用,提出实行生态位经营的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38.
中国小麦生产的时空变异及区域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1979~2002年小麦在中国粮食生产的产量和播种面积所占百分比的动态分析,论述了中国小麦在粮食生产中具有相对稳定的地位,而相对于其它粮食作物而言,小麦生产又具有较大的波动性的特征。对比分析五大气候生态区小麦单产、总产和播种面积,认为中国小麦生产具有空间上的相对稳定性和时间上的相对不稳定性,小麦生产的这种时空差异性造成了区域比较优势的时空变化。北方冬麦区和春麦区是发展小麦生产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