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8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13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17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1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我国非正规金融的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霞 《改革与战略》2010,26(7):102-105
非正规金融在我国发展迅猛,已经引起理论界的高度关注。作为一种制度安排,非正规金融具有资源配置效应、资本积累效应、经济增长效应、竞争引致效应等经济效率和制度效率,但同时其自身的内在缺陷又影响了其效率的发挥,因此,必须引导和规范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娟  姜霞  王如 《科技转让集锦》2011,(20):216-216
本文论述了大学创新教育的重要性,提出提高创新教育效果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消费仍是经济增长的发力点,而消费环境则是促进居民消费增长的外在推动力,因而准确研判消费环境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关系,有助于挖掘农村居民消费潜力,进而拉动经济增长.本文在探讨消费环境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选取我国2013-2018年28个省、市、自治区的动态面板数据,采取系统G...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风险和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接产业转移是推动湖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现实要求,是加快湖北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在产业承接过程中,湖北省既有产业转移带来的积极正面效应,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针对这些风险,湖北省应该充分利用比较优势,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保护生态环境,健全监管体系,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创新。  相似文献   
15.
旅游产业联动发展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武陵山区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旅游资源体系,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且初具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区域合作日渐深入,为旅游产业联动奠定了基础。但同时还存在着区域合作基础薄弱、联动开发缺乏总体规划、旅游设施建设落后和人才资源严重短缺等问题。必须从产业联动的指导原则、主要目标、基本战略和制度保障四个方面来制定发展战略,促进武陵山区旅游产业的联动合作。  相似文献   
16.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交际能力,交际能力的获得只有通过语言交际实践,教师应把英语课作为实践课来教,教师要贯彻实践性原则,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姜霞 《价格月刊》2013,(1):69-72
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法,对武汉市现代物流业和相关产业的联动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武汉市物流业与第一产业、工业、建筑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比较明显的协同互动变化和相互影响关系,也存在着一定的现实问题。因此,应明确现代物流业的战略地位和产业功能,进一步整合现有物流资源,支持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推动物流业和其他产业融合联动,实现产业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姜霞 《企业导报》2012,(9):224-225
随着中国进入少子化时代,高中阶段教育学龄人口的减少,再加上"两高扩招",高职教育面临着生源数量急剧减少的严峻考验。正确看待生源减少对高职院校的影响,积极寻求适宜的发展路径,成为了目前高职院校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9.
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沿海地区外向型产业造成了很大压力,促使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产业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新一轮产业转移呈现出许多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上海为样本,利用产业聚集指数对东部沿海具有转移趋势的产业进行了测算,并建立了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对湖北产业承接的优势行业了进行实证分析,确定了湖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点行业。产业承接过程中,湖北应强化区域特色,实行差异化竞争和产业错位发展,切实提高产业承接绩效。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农村金融供给体系一直存在结构僵硬、总量不足的刚性特征,已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因此,必须从供给视角出发,加大农村金融改革力度,建立多层次、功能全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努力增加金融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