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视角界定了收入质量内涵,试图突破以往收入引致经济活动效果研究中因过度强调收入的数量属性而产生的解析局限性,并分别从"低水平"、"中等水平"、"高水平"三个层次和"收入的充足性"、"收入的结构性"、"收入的成长性"、"收入的成本性"、"收入的知识性"五个不同维度论证与估计收入质量对农户"不创业"、"计划创业"、"正在创业"决策的影响。在对收入质量测度和农户创业决策状态识别基础上,本文运用Multinomial Logistic回归模型对来自鲁、豫、陕、甘四省1373份的实地调查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并发现:相较于低水平收入质量,中等水平收入质量对农户计划创业决策促进作用显著,而高水平收入质量对农户正在创业行为促进作用显著;收入的充足性和收入的知识性水平越高,收入的成长性和收入的成本性越低,越有利于农户作出实施创业的决策;收入的充足性越低和收入的知识性越高,越有助于农户作出计划创业的决策;收入的结构性对农户创业决策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西部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内在驱动因素和四种基本集群模式,从区域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西部不同区域应立足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依据产业特色选择适宜的中小企业集群模式. 相似文献
3.
在普惠金融体系背景下,基于陕西、宁夏和山东三省区774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组群差异性分析,检验了政策信任、交易成本感知对农户农地抵押融资意愿的影响及对有无农地抵押贷款经历农户的影响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政策信任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农地抵押融资意愿,交易成本感知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农地抵押融资意愿。政策信任与交易成本感知对不同农地抵押贷款经历农户融资意愿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对于无农地抵押贷款经历农户,政策信任对其融资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交易成本感知影响不显著;对于有农地抵押贷款经历农户,交易成本感知对其融资意愿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而政策信任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探索性构建了要素流动视角下金融素养—农地转入—农地抵押融资的理论框架,阐释了农民金融素养、农地转入与农地抵押融资交易之间的关联机理,采用陕西、宁夏、山东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地区1947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实证探究了金融素养对农民农地转入和农地抵押融资交易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农地转入在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农地抵押融资交易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素养对农民农地转入参与及其规模、农地抵押融资参与及其规模均发挥显著促进作用.研究还证实,农地转入规模显著促进农民农地抵押融资交易,且在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农地抵押融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据此提出系统推进农民金融素养培育工程、协调深化农地经营权流转改革和抵押融资改革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坚定不移的加强党内制度建设,对于保持我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及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土地细碎化与传统分散式经营一定程度阻碍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农民创业,探索土地流转对农民创业的影响,对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阐释土地流转影响农民创业的机理,并依据陕西、宁夏、山东3省(区)1 947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土地流转对农民创业的影响,同时进一步测度社会资本是否发挥调节作用。结果 (1)转入土地正向促进农民创业基本决策,而转出土地负向抑制农民创业基本决策,显著性水平分别为1%和5%。(2)进一步划分创业类型后显示,转入土地能显著促进农民开展涉农创业,而转出土地能促进农民开展非农创业。(3)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显著,具体表现为,整合型社会资本在转入土地影响涉农创业中发挥调节作用,而跨越型社会资本在转出土地影响非农创业中发挥调节作用。结论 因此,建议持续推进土地流转政策的深化改革,确保从土地流转到农民创业的顺利衔接;加强农民创业培训体系建设,考核培训后的效益效果,通过提升培训质量助推农民创业;鼓励农民增强社交意识,灵活运用社会网络获取资源,并通过积极社交打通阶级壁垒、促进信息流动,加速创业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信任、利率与农村金融市场竞合关系——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的理论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立足于孟加拉格莱闵银行(GB模式)小额信贷运作的理念和原理建立小额信贷市场一般模型,并衍生出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的理论模型及其扩展模型,通过模型分析,认为信任在小额信贷市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农村信用社、微型金融组织(MFI)、非政府组织(NGO)等信任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群体,农村信用社行政性低贷款利率难以覆盖小额信贷业务的经营成本和贷款风险,并导致"市场挤出MFI(NGO)"现象发生,影响了农村小额信贷市场上MFI、NGO、农村信用社、民间借贷等的公平竞争和有效合作,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Boucher、Carter和Guirkinger关于风险配给的研究观点,依据陕西省730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直接诱导式询问方法(DEM)对农户信贷过程中的风险配给进行了识别,并运用二元Logit模型对风险配给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被调查农户中风险配给型农户比例为6.16%;风险规避程度和谨慎程度越强、购买保险种类越多,农户越倾向于风险配给型,保险市场缺失是导致农户风险配给的一个充分但不必要条件;年龄、务农时间、从正规信贷渠道贷款、曾经创业和同意土地使用权抵押均对风险配给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户总资产与风险配给无关;信贷需求价格弹性变量不显著,大多数风险配给型农户信贷需求价格弹性为0,然而在极低利率下,风险配给型农户可能会进入信贷市场。 相似文献
9.
10.
基于合约、借方和贷方三方面特征设计农户民间放贷离散选择实验,依据陕西、山东两省289户农户实验数据,构建效用相互依赖模型考察农户民间放贷选择偏好的内在机理,采用Mixed Logit模型探究农户选择偏好及其异质性来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民间放贷选择中经济理性与道义理性偏好并存。其中,经济理性体现为农户偏好向亲戚或信用水平较高的借方放贷,农户手头资金紧张时放贷意愿减弱;道义理性体现为农户偏好向经济情况比自己差、曾与自己有过互动经历且用途为生活性应急需求的借方放贷,农户拒贷有压力时放贷意愿增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户民间放贷选择偏好存在异质性,表现为受教育程度会强化放贷农户经济理性偏好,家庭收入会强化放贷农户道义理性偏好,风险偏好型放贷农户的道义理性偏好更弱,而山东省放贷农户的经济理性和道义理性偏好均高于陕西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