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经济学   2篇
农业经济   2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在农村工业的蓬勃发展中,如何防止可能出现的农业萎缩现象,使农业和农村工业得以协调发展,这是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课题。两年来,苏州农村一批发展水平较高的乡(镇)村,建立了农业“双轨管理制”,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江苏在坚持分类指导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公共服务能力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苏南利用村级集体经济区域性、公益性、综合性等特点,发挥资源优势综合经营,壮大了集体经济;近年来又全面推进农村"三大合作"(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和专业股份合作),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机制,实现由直接经营创收向物业租赁创收转变,由产权模糊向股份量化明晰产权转变。苏中苏北  相似文献   
13.
从2004年开始,江苏省全面实行对粮农民直接补贴,到2006年直接补贴增加到15-9亿元,三年累计达到了28.75亿元。对这样一个直接惠及广大农民的大政策,由于种种原因,实践中人们对于其决策的科学性、资金的有效性及实施方式选择等问题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我们结合这项工作的实际,对粮食直补政策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4.
《农业经济问题》1988年9期登载的文迪波同志《对我国农村两次重大变革的重新认识》(下称《认识》)一文,就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进行了分析评价.对此我们想发表些不同看法,以一孔之见就教于各位同仁,兼与《认识》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15.
根据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央1号文件精神,按照实现“两个率先”的要求,江苏省决定三年内实现免征农业税,按照全国“五年内取消农业税”的时间表,提前两年。  相似文献   
16.
17.
2000—2003年三年多来,江苏省的农村税费改革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仍需要深化农村税费改革。  相似文献   
18.
农村税费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江苏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特点,论述了税费改革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对策措施。认为农业税费改革要按照“固农稳农”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完善;要坚持“两兼顾”的原则,完善农村生产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的筹集制度;要硬化各级政府责任,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19.
完善粮食直补制度促进粮食规模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直补政策实施促进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农民增收 粮食是特殊产品,具有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社会公共品特征。江苏省苏州市为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在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加快建立粮食生产保护区制度的同时,从2004年开始对水稻种植农民给予政策补贴。到2007年,全市累计发放粮食补贴307亿元,其中,水稻直补1.27亿元,农资综合补贴117亿元。粮食直补政策的实施,对促进农业生产,稳定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20.
正农村税费改革是我国农村意义非凡的一次伟大变革。因为工作的关系,笔者有幸全过程经历江苏农村税费改革,亲身感受到这项改革是爱民之事、富民之策、德政之举。如果说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家庭承包实现了耕者有其权,那么农村税费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利,开始冲破城乡二元体制,开启了公共财政阳光普照"三农"的先河。一、失效的"高压线"土地承包到户是个好政策,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但是,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