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34篇
工业经济   19篇
计划管理   59篇
经济学   77篇
综合类   22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84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竞争与规范:电价改革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2.
23.
以辅助服务为主的水电价格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电侧对系统提供的产品实际上有三种:电能量、容量和辅助服务。而由调节性好的水电站承担辅助服务功能,其"性价比"不仅优于火电,也优于燃气和抽水蓄能电站,从系统的角度看,成本最低。为促进合理电源结构的形成,对以提供辅助服务为主的水电,不能只按其提供的电量进行评价,上网电价体系应能反映调峰、调频等各种辅助功能的价值。此类机组如参与市场竞争,应相应建立辅助服务市场,辅助服务价格由双边合约或招标决定;如暂不参与竞争或整个发电侧价格仍由政府管制,可对此类机组价格暂行"两部制"。各"部"产品价格的确定,可从各地区的实际出发,分别采取自身成本分割法和机会成本相加法。在无径流式水电作参照的地区,可按自身的成本支出性质分别核定容量电价和电量电价;在有径流式水电作参照的地区,电量电价可参照现行径流式水电价格确定,容量电价可按径流式水电改建成调节性好的水电所需成本确定。  相似文献   
24.
核电价格形成机制研究(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上网电价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过渡期煤、水、气、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价格监管方法也基本确立。但核电价格政策至今尚未成型。而价格是市场经济中调节资源配置的核心机制,在“厂、网分开”的条件下,没有明确、完整的核电价格政策,不仪核电的投资和规划缺乏根据,相关各方的利益关系也难以平衡,决策过程拖长,交易成本提高,“积极发展核电”的战略目标很难实现。为此,本报告拟以国内、外核电发展的实践为基础.对核电价格形成机制做一次系统的研究,以期对完善我国的核电价格政策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5.
宋立 《沿海经贸》2003,(2):23-24
一、经济需求结构与金融供给结构不对称矛盾及其对经济结构的逆调节 主要表现为金融体制结构与经济体制结构不对称--金融服务需求已经越来越多地由非国有的市场部分产生,而金融服务供给仍主要由带有一定计划经济体制惯性和后遗症的国有部门"寡头"垄断,主要是为国有企业提供服务.不仅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一如既往地坚持"立足大城市、面向大企业"的"两大"原则,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等也出现了与国有银行行为"趋同"现象,企业债发行和股票上市的大门也基本上主要对大企业尤其是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开放,对民营中小企业存在事实上的歧视或忽略,导致金融服务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严重不对称,形成了经济金融新的二元结构.金融结构调整落后于经济结构变化已经成为当前中国金融结构面临的首要问题和最大挑战,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金融结构不仅不能为新经济成分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应有的必要支持,反而还有可能对于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产业发展趋势的新经济成分的发展造成一定的抑制,对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形成一定的逆调节作用,强化了原有的二元结构.最近一个时期以来,这一问题逐渐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并正在采取措施来试图加以缓解.  相似文献   
26.
金融发展应成为构建“十一五”经济发展机制的核心内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宋立 《财贸经济》2005,(4):10-16,96
在中国这样具有发展中和转轨中双重特征的国家,经济发展机制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验表明,形成良好的金融支持体系对于经济发展尤其是内生性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金融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十一五”时期,应该把金融发展和金融体系创新提上重要日程,作为构建经济发展机制的关键和核心内容。制定明确有序的金融发展规划,全面深化金融体制发展与改革,积极重建地方性金融服务体系,改变金融发展滞后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机制。  相似文献   
27.
28.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总体上仍处于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将出现去全球化苗头,主要国家对我态度变化甚至转折,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趋于严峻。为此,必须实施商品出口与“走出去”并重的对外经济战略,推动我国对外经济从开放经济向国际经济的转变。  相似文献   
29.
我国电力工业体制落后导致的资源配置扭曲日益严重,加之众多国家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成功的示范效应,终使我国的改革获得了决策层的推动。但我国的国情在诸多方面与国外不同,既要实现有效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又要符合我国的实际,关键是过渡初期要有自己的思路设计。 一、过渡初期交易模式的选择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此我国电力工业体制改革应以市场化为取向,在经济运行机制的追求上,在电力交易的目标模式上,需重点研究的是过渡初期的交易模式如何确定。 1特殊的国情及其相适应的交易模式框架…  相似文献   
30.
水利工程水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树杰 《中国物价》2000,(12):14-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