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4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9篇
农业经济   13篇
经济概况   3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现阶段我国农民工流动和就业的主要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课题组两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大规模调查及其它调查结果显示,新阶段农民工流动和就业具有以下一些新的特点:总体上农村劳动力仍然过剩,结构性供求矛盾开始突出;外出务工仍然是农民工就业的主要途径,流动的稳定性有所增强;农民工群体不断分层分化,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有较大差异;制造业和建筑业仍然是农民工的主要就业领域,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不断提高;农民工流向区域仍相对集中,就近就地转移加快;农民工回乡创业步伐开始加快,新型双向流动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32.
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至今对工业化、农业劳动力转移和“三农”影响甚大,其危害在牺牲农民利益,限制农业劳动力转移,固化和扩大城乡二元经济的矛盾。要坚持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放在战略位置,实行支持农业发展、建设新农村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城镇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及市民化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33.
应着力从改变权利缺失和制度缺陷上应对民工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工荒为解决农民工权益缺失问题、推进制度改革提出了要求,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34.
民工对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生产环境恶劣,以及当地人对民工的歧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还能忍受:唯有干完活不给工钱,拖欠、克扣、吞噬民工工资,成为农民。外出就业最大的难题。  相似文献   
35.
寿光县地处山东中部渤海湾南畔,胶济铁路之北,隶属潍坊市,103万人,农村人口90.3万,150万亩耕地,是个农业大县。农业家庭联产承包后,这个蔬菜之乡的蔬菜生产迅速突破就地消化的局限,发育出面向销区的批发市场。批发市场承担起跨区域大流通的职能,充分发挥市场竞争和价格机制的作用,促进区域生产分工和资源优化配置。市场牵动生产,生产促进市  相似文献   
36.
对珠江三角洲劳动力流入相关制度建设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珠江三角洲劳动力流入相关制度建设的考察崔传义,潘耀国改革以来,广东珠江三角洲在向市场体制转轨中一直走在前列,经济发展迅速。随着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崛起,邻近内陆省区与之在经济上的差距拉大,这里又最早成为内地劳力大批涌入的一个热点。鉴于在珠江三角洲易于感...  相似文献   
37.
伍振军  崔传义 《技术经济》2010,29(6):107-113
本文基于对2007年从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回流到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小城镇工作的3026位农民工的调查数据,运用改进后的明瑟尔收入模型,估计出农民工在城市打工与返乡发展两种情况下的人力资本收益率。证明了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的人力资本收益率要低于其返乡之后的收益率;验证了农民工在城市打工时,人力资本从深度与广度上都被低估,而返乡之后,人力资本能够得到相应报偿,从而收入获得增长的设想。  相似文献   
38.
尽快制定保障民工权益的法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工伤赔偿等权益受损害的问题,多年来都比较普遍和严重。近年,中央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着力抓了追讨拖欠工资,取得了成效,但对其成效不能估计过高。当前许多地方是在中央提出政策要求和农民工多方诉求的压力下,多是以临时应急的行政手段进行集中专项治理。如何从法律上保障民工劳动权益的问题应  相似文献   
39.
在分析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机遇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步伐,切实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和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让公共服务更多深入农村、惠及农民;通过深化改革,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40.
城市化并不能自动解决农民问题,关键是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保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使农民在城乡之间能够“双向”流动,对城市化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