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4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9篇
农业经济   13篇
经济概况   3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41.
调查说明,农区跨区域流动、进城务工就业超过乡镇企业就业,是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目前,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政策限制已基本突破,但就业的公共服务歧视基本未变。拖欠工资问题及一些农民工合法权益受侵犯的问题仍然突出。建议搞好政策落实,把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执行和监督移向社会,进一步改革现有的外来人口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42.
食品需求将持续增长。在未来的几十年中,考虑到人口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粮食总需求量将逐年增加,但增长速度会明显放慢。今后中国城市居民人均口粮消费将相对稳定,农村居民人均口粮消费将继续减少。从收入水平与食物消费关系的演进阶段来看,当收入处于相对低水平时,为解决温饱问题,消费以粮食为主;  相似文献   
43.
在社会管理领域存在许多损害农民工权益的制度性问题,影响农民工转化为稳定的产业工人和城市市民,对工业化、城镇化不利,对农业、农村发展也不利。应抓住时机,推进社会管理改革,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44.
当前农民工社会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许多地方社会管理思路尚未摆脱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影响,对进城农民工“经济性接纳,社会性排斥”,农民工的利益、诉求难以在城市公共政策的制定中得到制度化的表达,一些城市的社会治理仍沿用管制式管理的方式。必须认同进城农民工是城镇居民,按照公平对待、民主法治的原则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45.
与贫困地区儿童上学难一样,普通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也是我国义务教育的一个难点和薄弱环节。近几年国家政策调整推动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从边缘化走向平等融入城市,但进展很不平衡。仍存在违背政策进行歧视性收费、民办简易学校难以获得批准和扶持,没有安定的校址,多数只能在城市接受6年义务教育等问题。文中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6.
一、树立农民工服务管理的新理念 进入新世纪,宁波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成员和国家计划单列市,伴随市场化、工业化和对外开放持续发展,外来务工人员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宁波户籍人口560万人,外来务工人员已由2003年的145万、2006年的285万增长到343万人。其中青壮年占90%,主要来自中西部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已占二三产业就业人数的60%以上,在劳动密集型行业比例更高,如占建筑、电子、服装等企业员工的80%,集装箱和卡车运输、环卫工人的90%。  相似文献   
47.
仅把户籍制度改革停顿在“投资移民”“技术移民”上,已影响到城镇化的顺利推进。需要将户籍制度改革再推进一步,应逐步创造农民工可转化为稳定的城市产业工人和市民的制度环境。要考虑农民工户口迁入发达地区城镇条件的重新设定,在住房、就学、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方面推进与户籍制度改革相关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48.
28个县(市)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8个县(市)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调查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一、前言在拥有大量农业人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我国,农村一些劳动力以跨区域流动的方式转入非农产业,是改革和社会经济结构过程中出现一种富有时代意义的必然现象。不论人们...  相似文献   
49.
一、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为重点,多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1.继续引导农民工外出务工就业 加大农民工外出务工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合理引导农民工到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务工就业。在产业升级过程中,通过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条和积极发展服务业,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外出务工就业。  相似文献   
50.
农民工回乡创业热潮正在兴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工回乡创业,实现了由普通打工者向创业者的转变,形成了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创业的格局,为农民提供了容量大、门槛低、易接受的就业渠道,带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民工回乡创业作为外出打工的一种派生现象,对拓展农村就业,发展县域经济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对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有积极的影响。“民工潮”之后出现的“创业潮”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认识这种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及其理论意义,这对城乡就业和农村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以及政府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对策,金融机构会在这股热潮中能提供什么样的金融服务,我们本期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合作推出的专稿——“百县农民工回乡创业调查”,根据他们对百县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调查,就正确认识和对待民工回乡创业现象,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对民工回乡创业作了客观的评价,并从影响民工回乡创业的因素入手,提出了适应民工回乡创业的政策调整意见,以期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