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8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28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运输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12篇
农业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5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勿吉、黑水靺鞨依为女真族的直接先世。对勿吉、黑水靺鞨社会经济面貌的探讨是女真史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本文就此提出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以供讨论。据史书记载:勿吉人多半背山靠水,“筑城穴居”,房屋的形状有如坟丘,上面留出口,用梯子出入,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并出现了周长数百米的城邑,这种城邑在逊克、桦川、哈尔滨等地及黑龙江彼岸苏联境内均有发现。在定居的基础上,勿吉社会的各类经济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生物学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一个学科,因为生物学始终贯穿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保护和延续生物多样性成为自然保护最令人关注的目标。城市生物多样化的目标就是构建一个人与自然的和谐氛围。并且,对实现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所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近年来一些资源型城市不同程度的出现了资源危机、生态危机和经济危机等"三危"现象,使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一度陷入困境.问题是综合性的,必须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多方面进行调控才可能使之走出困境.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及实施,为资源型城市的经济持续繁荣、生态良性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从《西藏旅游》的创办到“艾尔极地”的诞生,我与西藏始终有着纠缠不清的情结,这一结就是8年。 美好的东西是需要传播的,西藏也是如此。因为它的闪光点太多了。随手翻翻生产出的图书杂志,最多的字眼就是旅馆、餐厅、公路、门票、景点、注意事项等词汇。“抛开一切无聊词汇,我们需要的只是邂逅”,或许这才是旅行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模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资源配置从原来的政府行政指令为主,逐步转入以市场配置为基础的轨道;财政体制从包干制向分税制转换,实行分税、分权,标志着分配制度创新正在深入进行。在这种条件下,政府理财方式也必须相应地发生转变。作为我国经济改革先锋之一的上海,于变中求适,于适中求进,在聚财、用财、开源、节流等方面已及时作出了调整,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理财模式,其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张杰  庄严 《光彩》1995,(Z1)
双手擎起半边天抚顺妇女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中建功立业张杰,庄严“妇女在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中具有伟大的作用”。──江泽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这就为广大有识妇女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施展才华的广阔领地。抚...  相似文献   
18.
庄严  王允 《中国外资》2014,(6):276-276
电影是传播不同文化的媒体,中西方在地域、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不同遣成了文化上的差异,这些差异不可避免地表现为交流中的冲突。《喜宴》作为华裔导演的李安的代表作之一,是研究探讨中西文化差异的极佳范本。分析中西两种不同文化冲突的深层原因,才能更好地实现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从而指导大学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9.
庄严 《农业经济》2005,(10):56-57
知识经济、信息经济、虚拟经济、网络经济的高速发展是21世纪经济的时代特征,在空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的以能源、材料为支撑的工业经济应该应时代的发展,向以知识(智力)为基础的新经济转变,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转变,终将影响到现有的管理会计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庄严 《黑河学刊》2009,(1):95-96
涉诉信访工作具有重复性、复杂性、多样性等特点,造成涉诉信访有社会、当事人、法官等方面原因,坚持标本兼治原则、健全基层信访工作体系、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形成科学规范信访秩序,是解决好涉法信访问题应选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