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4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45篇
经济学   14篇
综合类   9篇
贸易经济   23篇
农业经济   20篇
经济概况   10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日前,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向社会公布了一季度部分产品国家监督抽查的结果,化妆品的抽样合格率为98.8%,横向比名列前茅,纵向比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技术进步是化妆品质量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化妆品是以涂抹喷洒或其它类似方法施于人体表面(如表皮、指甲、毛发、口唇等)起到清洁、保养、美化或消除不良  相似文献   
12.
农业是立国之本,更是强国之基。当今世界,一个强大的国家必然要有强大的农业作为后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夯实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中国农业要强起来,就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当务之急是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及其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交际花类型的女性形象、心理变态的女性形象和男性知识份子形象构成张爱玲小说的三类典型形象。在对这三类人物形象的描绘中,张爱玲对人性作了非常“现代”的感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落与西方文化的涌入给中国的人性世界带来的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源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从宏观角度分析,人力资源开发本质是一种价值和资源的分配,关系国家的公共管理和政策选择。由于人力资源与国家民族的兴旺发展直接相关,其本身具有较强的外部性,人力资源开发便相应具有了公共性。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尤其是公共财政应在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5.
16.
■稳定是实现企业发展的前提■稳定是维护员工权益的保障■稳定来自于正确的思想认识■稳定来自于科学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张征 《齐鲁粮食》2002,(4):21-22
随着主销区粮食市场的全面放开,市场化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产区粮食购销企业(乡镇粮管所)如何生存和发展,已成为摆在各级粮食部门和粮食购销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电力对促进能源、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电力———环境———经济复合系统的优化目标就是通过电力、经济及环境这3个子系统间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从而形成社会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电力与经济的关系研究,系统协调性评价研究和系统优化模型研究等领域综述了国内外电力———环境———经济复合系统优化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成果。  相似文献   
19.
张征 《中国外资》2012,(9):148+150
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础,是对企业生活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账务处理,真实性是会计核算的灵魂。会计核算主观失真表现在人员的账务处理失真、内外部监督控制不到位等方面,进而加大政府监督力度,完善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增强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诚信意识都是改进会计核算失真的主要手段,也是会计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黍离之悲的抒发模式--蒋捷词主题浅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捷是南宋遗民中词名盛极的词人,名列"宋末四大家".但历来对此研究较少,且少有公允之辞.本文认为,蒋捷词博采众家之长,运用多种方式抒发了深沉强烈的黍离之悲,饱含着特殊的幽怨凄清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