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基于地方公共产品理论,探讨了具有溢出效应的地区间地方公共产品最优供给效率,尝试性地测度了地方性公共产品不同的供给形态对帕累托效率的偏离,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经济权限和政治权限的耦和是实现地方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的重要途径,最后借助外部性内在化的理论分析框架探讨了实现经济权限和政治权限耦合的相应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世界农业发展模式的演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已经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世界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发达国家率先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许多发展中国家最近几十年来也不同程度地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总结世界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新世纪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农业现代化的角度对本世纪世界农业发展模式的演变轨迹作一总结,以期对新世纪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指导。一、常规现代农业的成就与问题1、“石油农业”的成就与代价“石油农业”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现代化模式。这一模式之所以被称为“石油农业”,是因为它大量地使… 相似文献
13.
蔬菜的质量安全不仅影响国内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还影响我国蔬菜的出口贸易,而农户的生产行为对蔬菜的质量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户生产的实际,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设,进一步利用山东和河北两省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考察和分析农户种植安全蔬菜生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蔬菜的生产规模、生产模式、政府服务和农户态度对农户安全蔬菜的生产行为影响显著;同时,户主年龄对安全蔬菜的生产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于以往研究主要以信息经济学为理论基础,文章从一个新的视角———经济二元转型,对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发展的经济绩效重新进行了审视。以费—拉的二元转型增长模型为基础,文章首先构建了以工农两部门金融市场为纽带的城乡经济互动的一般均衡模型,并在这一理论架构下对农村金融与经济二元转型的关系进行了规范分析,进而提出了一个假说。在此基础上,文章利用既考虑理论又考虑变量长期互动关系的SVAR模型对理论假说进行了验证。实证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以市场自然演进机制为基础的工农部门间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促进二元转型增长。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分析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提出应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推进亲折农业技术革命;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进上步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加强农持推广体系建设,巩固农村基层农持队伍;强化农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等。 相似文献
17.
韩国农业政策的演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国自上世纪60年代初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在不长的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工业化和人口的城市化,跃入了发达国家行列。在这一过程中,韩国农业的发展任务和环境不断变化,农业政策的目标和措施也不断调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类似于韩国的经济起飞过程,目前农业的发展任务和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借鉴韩国经济发展和市场开放过程中的农业政策,对于新时期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农户安全蔬菜供给决策机制实证分析——基于河北省定州市、山东省寿光市和浙江省临海市菜农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河北省定州市、山东省寿光市和浙江省临海市51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以计划行为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分别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安全蔬菜供给的决策机制。结果显示:农户安全蔬菜供给决策受行为意向、预期收益、政府规制、政府服务、蔬菜交易方式、户主年龄以及家庭劳动力数量的直接影响;而行为意向由供给目标、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控制认知决定;预期收益、政府规制、交易方式、户主年龄与行为意向产生交互作用影响农户安全蔬菜供给决策。文章最后还提出了扩大安全蔬菜供给、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生产要素结构变动的角度,分析了1985年与2004年中国各省(市、区)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比例的变化,然后借助计量经济模型检验了两个时期要素产出弹性的差异。结果显示:随着资源配置市场化的深入,土地与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投入比例呈下降趋势,而资本的投入比例日益上升。就产出弹性而言,2004年资本要素的产出弹性最大,劳动次之,土地的产出弹性最小。但与1985年相比,各要素的产出弹性变化趋势不同,其中资本与土地的产出弹性呈现幅度不等的下降,而劳动的产出弹性则是上升的。研究同时表明中国农业产出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近期内增加农业的资本投入对农业的增长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生命周期假说为依据,通过引入人口年龄结构因素,构建了消费理论模型;利用2003~2011年的浙江省地市级面板数据,考察了少儿人口抚养比、老年人口抚养比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少儿人口抚养比对农村居民消费呈显著的负向作用,少儿人口抚养比每增加1个单位,消费将平均减少0.044%;老年人口抚养比对农村居民消费呈显著的正向作用,老年人口抚养比每增加1个单位,消费将平均增加0.76%。当前浙江省少儿人口抚养比呈递减态势,而老年人口抚养比则呈递增态势,两者协同促进了农村居民的消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