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92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53篇
经济学   85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35篇
经济概况   140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经历一步步利率市场化帕累托改进,中国利率体系的市场化水平似乎已经比较高了。然而,从操作层面看,我国经济结构中非市场化成分较多,存贷款利率缺乏主动灵活的调节机制,不能较好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利率杠杆传导的良性循环尚未建立,货币市场利率与存贷款利率不能够有效传导实现联动,造成了中国利率“双轨并行”的局面。  相似文献   
52.
张茉楠 《商周刊》2013,(5):49-49
“中国式货币超发”的逻辑背后,是央行货币政策不独立、经济结构性失衡和金融体系发展严重滞后综合作用的体现。  相似文献   
53.
在全球秩序的重构中,中国如何看待、定位自己的国际形象?如何选择对世界的责任方式?需要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更清醒的认识。一时经济总量的变化,改变不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现状。  相似文献   
54.
面对自然的巨大的力量,人们在对其无比敬畏的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为自身谋求保障。因此,建立全球统一的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5.
要让庞大的金融资产作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必须积极调整对外资产配置结构,改变金融资产大规模流向美债的情况一般而言,国际财富的转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渠道:一类是贸易渠道;另外一类就是价值渠道,也就是金融渠道。一直以来谈到失衡,人们更关注贸易的失衡,而忽视金融的失衡;更关注国际收支平衡表,而忽视  相似文献   
56.
国际分工视角下的全球经济失衡与利益分配格局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本质上讲,当前全球失衡,特别是中美经济失衡是在金融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全球金融中心与全球制造业中心在国际分工协作和利益分配上的失衡。本文通过中美两国的资产负债结构以及国际头寸表分析证明,全球利益分配方式已经不仅体现在经常项目上,金融利益所得也成为全球利益分配的重要渠道。全球利益分配变得更加错综复杂,美国既享受了跨国公司主导下的贸易利得,又享受了金融分工下的资本利得,是具有正财富收益的债务国,而中国是具有负财富收益的债权国,中国需要重新审视当前的债权国地位,加快推动包括要素市场化等在内的经济金融改革,通过与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循环,提升中国经济金融竞争力,增强国民财富效应,真正提升债权大国地位。  相似文献   
57.
当前,国务院已将“稳增长”放在宏观调控更加重要的位置,但稳增长只是手段,调结构和转方式才是目的。对未来的宏观调控有如下建议:1、保持需求政策基本稳定,重视改革导向的供给政策;2、“稳增长”和“调结构”两者不可偏废;3、适时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保持社会资金总量适度增长;4、采取切实措施,努力减轻企业负担;5、在进一步完善“稳出口”政策的同时,积极主动创造外需;6、加快中国资本“走出去”,加大对欧投资力度;7、密切监控资本流向,加快建立系统性金融防火墙;8、坚持房地产调控取向不动摇;9、大规模增加环保投资;10、将支持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作为“稳增长”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58.
外汇占款的下降恰恰给央行货币对冲操作提供了"减负"和"解套"的机会,有利于央行有效稳步推进各项汇率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59.
资本市场难以直接为小型企业、微型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但通过吸纳城商行上市,可以间接支持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并收到"以点带面"的成效。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