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17篇
综合类   1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新能源基地建设的实践模式与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主要国家竞相发展新能源技术、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竞争制高点背景下,新能源产业正成为最富活力、最具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系统总结国内外先进新能源基地建设的实践模式发现,新能源基地建设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实施新能源基地发展战略,创新体制机制、设立新能源基地建设专项基金,依托特色优势、打造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高地,培育龙头...  相似文献   
12.
淮海经济区金融业发展形势与发展思路探析*●方创琳(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区域开发室北京,100101)淮海经济区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段地带,行政区划上包括江苏省的徐州、连云港、淮阴、盐城,安徽省的蚌埠、阜阳、淮北、宿县,山东省的泰安、莱...  相似文献   
13.
城市多规合一的科学认知与技术路径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针对中国城市多规分治导致的空间冲突加剧问题和开展多规合一试点缺失理论指导等科学问题,提出科学认知城市多规合一的理念和技术路径。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与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认为:城市多规合一是支撑多规协同的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最主要基石,是解决多规分治矛盾、缓解"多国演义"的现实需求,是化解空间冲突、终结多规分治时代、提升城市空间配置效率的长远需求,也是城市政府开展正常业务工作的现实需求。城市多规合一的核心实质是绘制一张核定地块主体功能并自由行使权力的约束蓝图,"一张蓝图"不是建设蓝图,是保护约束蓝图,不是总体蓝图,是核定地块主体功能的蓝图,不是抓总蓝图,是利益相关方自由行使权力的蓝图。城市多规合一具有对冲性、耦合性、持续性、包容性、传递性和管制性6大基本属性。推动城市多规合一的技术路径包括:一张蓝图绘制到底,两类空间上下协同,三生空间无缝对接,四种目标精准统一,五条红线刚性约束,六大统一推动落实。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市贫困人口动态变化与空间分异特征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汉媚  方创琳 《经济地理》2011,31(10):1610-1617
19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贫困问题越来越突出。通过探讨中国城市贫困的标准和内涵,分析了中国城市贫困人口的组成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特征,进一步描述了中国城市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异,并且按照城市贫困发生率划分为基本脱贫区、低度贫困区、中度贫困区、高度贫困区和剧烈贫困区五个区域,再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行业特征、受教育程度和就业机会五个方面解析成因。最后得出四个结论:一是我国城市贫困人口分布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城市贫困发生率较高的为中部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地区;二是失业人口是城市贫困人口的主体;三是城市贫困人口的结构性特征突出,该群体成为社会变迁中的被淘汰者;四是农民工成为新的城市贫困群体,城市越大农民工规模也越大。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城市化发展与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30年,30年来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年均提升0.93个百分点,现已稳步迈人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城市化发展速度比世界平均水平快2.14%,但城市化水平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8.40%,花了近半个世纪进入城市化加速成长的中期阶段,约25年后进入城市化发展的成熟期.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数度调整有力地推动着我国城镇化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产业分工合理、空间竞争有序、市场运行高效的城镇体系,城镇体系的合理化使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阵地,主宰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城市化研究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相关研究机构与人才不断涌现.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也不可避免的暴露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在新一轮发展中得以解决,直接影响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未来和美好前景.未来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将立足我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不断提高城市化发展质量为核心内容,形成由城市群和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及城乡协调发展的健康城市化格局,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市化健康发展新格局,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健康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发展空间格局优化的总体目标与战略重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合理的中国城市发展空间格局对推动国家城镇化健康发展,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对加快国家现代化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提出了中国城市发展空间格局优化的目标导向,到2030年,全国城市总数达到770个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7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60%左右,城镇化发展长期处在后期的成熟稳定发展阶段,基本形成新金字塔型组织格局、轴群连区的空间格局、分工合理互补发展的职能格局、高效运行的城市行政设市格局。为了保障中国城市发展空间格局的优化,一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形成创新网络格局;二是实施国际化战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形成国际化发展新格局;三是实施生态优先战略,建设生态城市,形成城市发展安全生态格局;四是大力发展智慧产业,建设智慧城市,形成城市发展智慧网络格局;五是有序发展低碳产业,建设低碳城市,形成低碳城市建设格局;六是实施文化传承战略,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形成城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格局;七是推进行政区划有序调整和设市试点,确保新设城市支撑国家城市空间发展的新格局;八是正确处理好城市发展空间格局优化的多元关系,形成公平均衡、包容发展的城市空间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城市垃圾困扰症与城市美容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垃圾困扰症与城市美容问题方创琳城市是人口、工业、商业、交通等高度集中的地区,同时也是垃圾高度集中的地区。城市垃圾主要包括城市工业垃圾、城市商业垃圾、城市运输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等,其总量占全球垃圾总量的比重高达90%以上。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城市规...  相似文献   
18.
方创琳 《经济地理》1996,16(2):56-59
淮海经济区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研究方创琳(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北京100101)淮海经济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腹部,行政区划上色括江苏省的徐州、连云港、淮阴、盐城,安徽省的蚌埠,阜阳、淮北、宿县,山东省的泰安、枣庄、日照、济宁、临沂、菏泽、...  相似文献   
19.
20.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家相继出台了十大重点产业振兴规划及政策措施.而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政策在利用“倒逼机制”促进我国产业技术升级改造和结构调整的同时,必将对我国城市发展与规划产生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重点产业振兴政策将有助于拉动内需,扩大城市经济总量,拉动城市经济持续增长,促使城市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与两个市场,通过产业重组与结构调整加快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重点产业振兴政策将加快新一轮全球产业向国内城市转移,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外向型经济发达的城市产业向内陆欠发达地区转移,联合建立产业转移园区;重点产业振兴政策将通过鼓励大企业集团兼并重组提升城市产业集中度和国际竞争力,通过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城市科技实力和产业竞争力;重点产业振兴政策将进一步加大落后生产能力淘汰力度,推动城市节能减排,鼓励发展循环经济,降低城市环境污染;同时,重点产业振兴政策要求在城市规划中,要关注产业发展规划的内容,把编制城市产业规划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要配合城市住房制度改革进行总量和结构控制,配合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城市交通规划,更多地致力于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研究,大力推进城市规划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