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计划管理   9篇
经济学   38篇
综合类   4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7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一、东陇海产业带与沿江经济带的经济差距分析 当前,江苏省沿江经济带已进入工业化后期。为缩小南北差距,优化生产力布局,2003年江苏省提出东陇海产业带建设规划,力求实现沿江经济带与东陇海产业带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22.
淮海经济区的城市经济联系格局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重力模型和综合客运模型,对淮海经济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势能及经济联系流强度进行测度,据此分析该区的城市经济辐射与经济隶属情况.结果表明,淮海经济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势能结构表现为以徐州、商丘、临沂、淮安为重要节点呈放射状分布.经济联系流强度的空间分异格局以徐州为中枢,形成徐州、济宁、临沂、阜阳、蚌埠五大网络结点,构成"开"字型架构.经济联系势能和经济联系流强度在徐州与周边城市的联系上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最终将淮海经济区划分为核心、汴商、莱泰、临照、盐淮5个城市经济区.  相似文献   
23.
在对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的计算模型进行构建的基础上,采用GIS技术、SPSS软件结合离散系数法对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区域协调发展能力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最后从经济发展、物流体制、区域差异、经济与物流协调发展等几个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历史性进展,不仅使其作为全国最大经济中心的地位与作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而且围绕将其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的目标,在国际化大都市功能上也得到了很大增强,据统计,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950.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为1990年的2.5倍,其中第三产业增长更快,为1990年的3.0倍;与此同时,上海GDP占全国比重趋于上升,从1990年的4.1%上升到2001年的5.2%,在各省市自治区中的排名也有所提升,从1990年的第9位(当时四川省统计数中含重庆市)提升到2001年的第7位,之后以取得如此重大成熟,与创新因素在城市发展中的贡献逐渐增大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5.
基于主体功能区布局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而主体功能区的提出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在推进主体功能区布局形成的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产生了新的合作关系和模式。根据区域功能定位以及主体功能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该文提出三种区域经济新合作模式:主体功能竞争型合作、主体功能互补型合作和主体功能共享型合作。  相似文献   
26.
刘波  朱传耿  车前进 《经济地理》2007,27(6):904-909
作为江苏省唯一海洋大港和江苏北部出海口的连云港港口是我国沿海主枢纽港之一,亚欧间重要的水陆中转港,中西部地区乃至中亚诸国最便捷的进出海口岸和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对国内、国际贸易运输事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并以连云港港口为例探讨了港口经济腹地的空间范围从点到轴、从轴到面、从局部到纵深的带状空间层次变化规律及其变化的原因,并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7.
江苏省沿江经济带与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互动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文章在分析江苏省域内沿江经济带与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发展背景和经济差距的基础上,采用定量模型对两大经济带之间经济联系进行了科学判断,并构建了沿江经济带和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互动发展框架体系,同时提出了两带互动发展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8.
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理论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概念,它构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开启了我国地理区划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对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理论进行初步探索,认为它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在对地域要素高度综合的前提下,突出地域主体特征,使区划落地区域,具有地域性、主体性、层次性、综合性、和谐性特征.具有独立的政策体系,包括明确规划层次,健全法制保障;科学利用土地,实施生态补偿;统筹投资融资,优化产业结构;分异评价指标,突出功能特色.  相似文献   
29.
江苏省城市外商投资环境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构建城市外商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对江苏省13个省辖市的外商投资环境进行实证研究,认为江苏省的外商投资环境质量存在显著的南北差异,呈现出由南而北的梯度降低的特征。江苏省要解决梯度不平衡的外商投资环境,必须加快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建设步伐,进一步优化城市外商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30.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地域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天青  朱传耿 《经济地理》2005,25(3):324-328
建立在全国性市场假设基础之上的关于我国房地产业市场集中度较"低"和"过度竞争"的推断,忽视了其本地性。事实上,由于房地产市场的本地特征,不同"板块"间相互分离。房地产企业只是与"板块"内相邻的企业发生竞争,即便是这样,它们也还都有其各自的垄断市场区;加之房地产业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垄断性较强,房地产企业拥有着较强的市场力量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