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13篇
农业经济   13篇
经济概况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22.
本文是作者“十三、十四世纪江南农业变化探讨”系列论文之二,探讨的重,大是此时期江南农业生产技术四个重要方面的进步,即水稻品种、农具、肥料和种植制度的变化。具体而言,水稻品种方面的进步,主要表现在江南人民对水稻主要品系籼、粳和 早、中、晚稻认识的改进,而这种改进又是以他(们在水稻选种和育种方面的进步为基 础的。在农具方面,最重要的进步是铁搭和田荡的发明和广泛运用。这两种新农具对 于水稻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至为重要。不仅如此,对于水田种麦的关键技术──起■来 说,铁搭的使用也是其关键。肥料技术的进步,则主要体现为肥料种类的增多和肥料加工方法的改进两方面。这些改进义大大促进了大田施肥的普遍。以上几方面的进步,都为“新二作制”──水稻与冬季旱地作物(麦、豆、油菜)的复种制的逐渐推广奠定了基础。总之,在江南农业史上,这个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技术进步时期。  相似文献   
23.
明清江南的出版印刷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重点考察明清江南的商业化出版印刷业。本文提出:一、在明代,官营出版印刷在江南出版印刷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到了清代,则是私营出版印刷业占有约对的优势。二、明清江南出版印刷业出现了重要的技术进步,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活字印刷的推广,其次是彩色印刷技术的出现与改革。三、在明代年,生和教化性读物在江南出版印刷业产品中占有很高的比重。明代中期以后,以牟利为目的、面向广大中下层社会民众的商业化出版印刷业日益发展,到了清代则已成为江南出版印刷的主流。四、明清江南出版印刷业的发展出现了“外向化”的趋势,即生产所需的原料(纸张等)要依赖外地供应源,而其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印刷品)则依赖外地市场。以上四个变化,表明江南的商业出版印嵋业在明清时期有了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24.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着一种缘分。荀子说:"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辨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一个人能够遇到好老师,是他一辈子的福气。然而这种福气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正如佛家所云:世间万物皆因缘而生,因缘聚则物在,因缘散则物灭。我本人在读书和工作时,有幸得到多位良师的指导,因此我是非常有福之人。在这些老师中,吴承明先生是给我指导最多、帮助最大者  相似文献   
25.
十九世纪初期,松江地区棉纺织品的消费巳达到较高水平,年均棉布消费量应当在2.2匹以上,不仅明显高于十九世纪中期的全国平均消费水平1.5匹,而且也高于光绪时期乃至二十世纪初期松江地区的平均消费水平,甚至超过二十世纪中后期同地区的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26.
一般而言,无论在何社会中,妇女总是占人口总数的一半左右。妇女劳动的问题也因之而成为社会经济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然而,在以往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此问题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关于近代以前中国农村妇女劳动的问题,尽管许多著作都曾多少涉及到,但专门的研究成果还很少见。可以说迄今为止,这一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的阶段。 近代以前中国农村妇女的劳动,具有极大的时空差异性。有鉴于此,本文将时空范围限制在明清江南。具体而言,时间大体是从明代初期到清代中期(1850年太平天国运动波及江南以  相似文献   
27.
宋末至明初江南农民经营方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伯重 《中国农史》1998,17(2):30-39
  相似文献   
28.
宋末至明初江南人口与耕地的变化──十三、十四世纪江南农业变化探讨之一李伯重本文是作者“十三、十四世纪江南农业变化探讨”系列论文中之第一篇。作者对该时期江南农业生产中人口、耕地、技术、农民经营方式进行了探讨,对以往在学术界占主导地位的十三、十四世纪江南...  相似文献   
29.
在以往的明清江南经济史研究中,城市化水平通常被认为仅为10%以下.但是本文通过对1823-1829年间华亭-娄县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分析,认为该地区的城市化在19世纪初期曾达到近于40%的高水平(其中府城人口约占该地区总人口的27%,市镇人口约占13%).而自19世纪中期开始城市化水平下降,到20世纪中期,城市化水平为20%,仅及19世纪初期的一半.这个现象告诉我们:第一,历史决非直线发展;第二,决不能以一种"近代对传统的傲慢与偏见"来看待19世纪中期以前的中国经济情况.  相似文献   
30.
唐代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较前有很大的发展.这一发展的主要标志,是稻麦复种制的产生和在江南各重要农业区的逐渐推广.种植制度的这一重大改革,对江南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从粮食平均亩产量与农户平均耕田数两个方面,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