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7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11篇
经济学   8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10篇
农业经济   12篇
经济概况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东北地区在金融支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不协调。我国金融业畸形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是直接融资(主要依靠资本市场)与间接融资(主要通过银行)的比例失调,直接融资发展滞后。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长期依赖于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体系,结果造成潜在的金融风险高度,不利于金融风险的有效化解以及经济的健康运行。由于东北地区金融机构的长期超负荷运行,导致“无资金可贷”;由于企业经济效益差和社会信用差,导致金融机构“不愿贷”和“不敢贷”.  相似文献   
12.
经济资本是基于银行全部风险之上的资本,它是一种虚拟的、与银行的非预期损失等额的资本,经济资本管理与法定资本管理对银行管理流程、经济资本管理与法定资本管理对银行管理体制、经济资本管理与法定资本管理对银行资本额度有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控制目标之一,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将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成本核算,影响工程交付后的使用,更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的社会信誉,因此必须把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管理工作抓好,以保证工程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原理,也是越来越被实践所验证,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的一个真理.1988年邓小平同志总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学说.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促使我们去思考许多新问题.一、关于科技与劳动力关系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则表示科学技术被人们创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之际,由于人类科学文化、经济的巨大发展和进步,国际分工日益明显,整个世界结合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在这样一个大市场里,国与国之间的经贸往来越来越频繁,而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经贸往来与合作,对经贸英语的依赖也越来越强,使其成为"the language of world business".我国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加入国际大市场,占据应有的份额,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则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会计法>的修订和发布,是我国会计工作和会计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对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实施<会计法>,是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已经逐渐明朗——取消事业编制,划归企业,目前多数该类型的单位也已实行了企业化管理,与之相适应的绩效考核也是改革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掌握了唐山市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情况,并对现存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研究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对于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健康,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唐山市四所高职院校的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和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对技术进步多限于描述性分析,或者虽然建立了数学模型,对于模型的具体分析多需要在参数不变等前提之下进行,而且较少考虑后发国技术进步方式转变和技术超越的时机问题。本文基于S模型的假设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提出和应用技术函数,对先发国与后发国的技术进步过程分有核心技术(族)替代和无核心技术(族)替代两种情形进行了分析,分析过程不需要考虑参数不变问题,而且对后发国技术进步方式转变以及技术超越的时机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李文艳 《企业导报》2014,(17):62-63
我国的人事代理与劳务派遣都是在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的人事管理方式。它们在各自的发展中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能不能将这两项人事管理方式对接起来,更好地为广大用工单位服务,将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