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4篇
经济学   9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16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付娆 《农村经济》2014,(3):121-124
现代农业发展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我国的农业科技总体水平偏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技术成果转化率较低,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农业发展新阶段对农业科技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而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是进一步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2.
极端气候对农业生产与食物安全构成威胁,在极端气候增多的背景下理解农户对极端气候的响应行为与方式,有助于公共政策有效应对极端气候的冲击。本文构建了一个成本收益分析框架用以解释农户响应行为规律,特别是极端气候属性和农户在极端气候下的受灾经历对其响应行为和措施选择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用吉林、江苏和四川3省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户对极端气候是否响应及措施选择与灾害损失可控性和农户受灾经历特点密切相关。因旱灾损失可控性高,农户对旱灾响应率高,而水灾和风灾等灾害损失可控性低,针对此类极端气候的应对必须公共政策介入。受灾经历对农户极端气候响应的影响效应存在心理阈值,即只有当受灾程度和灾害频率高到一定程度后,农户才会给予响应。就旱灾响应措施而言,农户有严重旱灾经历会明显提升其选择抗旱品种和改善灌溉技术概率,而有频繁受灾经历会明显提升其投资灌溉设施的概率。  相似文献   
63.
当前,黑龙江省农村地区的产业开发创新融合发展进度缓慢,农户收入来源和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探索新的农村发展模式迫在眉睫。为此,可以将生产、加工、服务三产融合,打造中央厨房产业综合体,对农产品品类进行调研,直接有效对接加工工厂,通过社群销售农产品,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条。文章运用基于熵权法的灰色关联度进行分析,探索中央厨房产业综合体对黑龙江省的经济带动作用,经过参数合理配置,优化改良发展模式,适应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64.
李美 《新会计》2024,(1):26-28
本文基于“社会审计+管理”模式,探索从“内强素质夯实基础”和“外把关口重在管理”内外路径出发,着力提升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为高校发展提供管理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