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13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区际产业转移是要素在空间层面的转移和重新聚集的过程。由于一国之内劳动力市场不能有效分割,欠发达地区无法保持大量低成本劳动力的资源优势。本文基于劳动力流出大省安徽省的统计年鉴和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安徽省劳动力跨省流动趋势及代际差异。研究发现,安徽省劳动力跨省流动人口数量继续增加,但占总流动人口比例有所下降,新生代劳动力正成为跨省流动的主要力量。本文研究也表明,东部地区的产业和人口的聚集尚未完成,产业转移的劳动力支撑条件在中部地区并未形成。  相似文献   
22.
在当下关于区际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中,普遍比较忽视农民工主体的利益诉求.事实上,农民工是区际产业转移中一个弱势却又独立的利益主体.区际产业转移在短期对农民工会产生不利影响,但在长期有可能为解决农民工问题提供新的契机.为了促进农民工问题的有效解决,中央政府应在尊重市场主体意愿的前提下,采取一些必要措施来引导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农民工集中输出地的大中城市转移.  相似文献   
23.
在新一轮宏观调控大背景下 ,新农业政策、新农村政策和新农民政策构成了新“三农”政策的三大支柱。新“三农”政策的初步实践表明 ,它在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政府与农民关系上已经或即将取得重大突破。新“三农”政策的未来走向是 ,进一步构建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效机制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作用 ,努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24.
25.
乡镇企业反哺农业方式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企业脱胎于农业,农业是乡镇企业的母体,因而在它们之间历史地形成了一种“哺育”与“反哺”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会因为乡镇企业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但在乡镇企业反哺农业的方式上,是应该而且也是必须有所改变的。在乡镇企业的初次创业阶段,农业作为先行改革的产业对新兴的乡镇企业给予了多方面的“哺育”,主要是向乡镇企业转移资金、劳动力、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且这种转移大多是低价或无偿的。由于当时整个社会处于物资短缺的卖方市场,乡镇企业只要有工业品生产出来,就不愁没有市场。加之那时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较大…  相似文献   
26.
27.
在当下的区际产业转移及其承接过程中,相对于政府和企业主体,农民工主体有愈来愈被边缘化的倾向。主要原因是区际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的滞后、"集体排他"的制度安排以及"见物不见人"的传统发展观等。应对之策在于:坚持以农民工为本,深入研究区际产业转移对农民工的利益影响,积极回应区际产业转移中农民工利益的诉求,逐步培育和提升农民工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28.
新农村建设拖累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远未完成历史使命,新农村建设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本文从中国现代化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来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三者统一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是互动而非对立关系,并提出加强三者互动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9.
杨国才 《经济学家》2003,(2):126-126
《经济学家》2002年第二期发表了邹新树先生的文章《单位商品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吗?》。邹文认为,教科书中关于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在商品价值中,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并不与该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众所周知,邹文所谓教科书中的观点,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命题。因而,否定这一命题,必然会否定与之密切相关的另一个命题,即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此,我们显然是不能接受的。马克思在考察商品…  相似文献   
30.
东部产业转移与中西部“三农”问题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西部地区受"三农"问题拖累,东部地区则受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困扰,且两者互为影响、相互加强.统筹解决两大区域发展难题的现实且有效途径,是积极推进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及其承接.东部以产业转移为产业转型升级腾出空间,中西部则以承接产业转移为解决"三农"问题创造条件.推动区域间产业转移及其承接,要求构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倒逼机制;将中西部地区打造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理想承接地;中央政府在宏观层面上应加强引导和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