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6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11篇
计划管理   21篇
经济学   49篇
综合类   5篇
旅游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7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3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自人类社会步入信息时代后,信息技术被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信息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和独特的生产要素,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这一以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先导的多方位的信息化浪潮,也深刻地影响和推动着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冲击和改变着传统的城市职能和城市结构,使城市发展面临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22.
区域营销理论市场学派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营销理论市场学派以科特勒为代表,对区域营销的起 因、什么是区域营销、如何营销区域(目标市场、营销主体、营销要素)以 及区域营销的战略性市场规划过程等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3.
人口超载已经成为北京的重大现实难题。 环境人口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牛活水平和环境质量要求下,在不超出生态系统弹性限度条件下,环境系统所可能支撑的人口数量。一个区域环境人口承载力取决于这个区域环境系统的瓶颈因素。北京位于全国严重缺水地区,按照联合国标准,属于极度缺水地区。水资源是北京环境系统最主要的瓶颈因素。凼此,水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从根本上决定了北京区域环境人口承载力。  相似文献   
24.
将天津建设成为北方经济中心的战略决策是适时的,但在建设过程中,要十分注意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要依托京津冀的战略定位。  相似文献   
25.
国有土地产权履行体制的研究杨开忠,陶然(北京大学区域科学中心)在我国,国家不仅留置土地管理权,而且拥有城市土地所有权。这些权利应由国家政权机关的执行机关─—行政机关来履行,但我国行政机关有中央和地方之分,每一级行政又有土地、建设、规划、国有资产等不同...  相似文献   
26.
本文围绕城市等级体系演化论题,提出通过纳入地方政府主体及其相互竞争机制拓展该领域理论拓展方向.文章首先回顾了中心地理论、亨德森城市体系理论等经典城市体系演化理论,以及纳入地方政府竞争的空间一般均衡模型;进而重点评述了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城市等级体系演化理论,分别是基于线性无限延展空间和圆形跑道空间设定的经济模型.考虑到地方政府主体在城镇体系发展中具有的重要影响力,本文最后提出了在新经济地理城市体系模型框架内整合地方政府主体,考察地方政府间基于土地和税收财政工具展开区域竞争的行为对城市体系演化的影响机制.这是在空间经济理论研究的重点发展方向上进行的开拓,同时对中国城镇化政策发展实践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7.
中国区域城市体系演化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区域城市体系发展现状,对该体系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考察了我国城市体系的区域分布特征、区域城市体系的分布密度以及规模结构.研究结论显示,东部省份城市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密度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说明东部地区城市体系的发育程度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分析结果也表明,各地区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演化趋势较为一致,都经历了一个先分散、后集中的过程.  相似文献   
28.
编者按:2019年是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更多更大的一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增速减缓,有效投资增长乏力。为应对这种挑战,中央要求,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那么,区域政策作为国家的重要调控政策,应如何围绕稳增长等要求进一步创新完善,发力建功?2019年3月31日,"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围绕"区域政策与稳增长"进行了专题研讨,与会专家学者敞开思想,各抒高见,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见解。这些见解不仅对丰富区域经济理论具有重要价值,而且能够对推进区域和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帮助。本刊特刊发论坛部分研讨成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9.
将城市规模引入新空间经济学理论模型,探讨公共服务、城市规模对人才区位的影响机制,并且利用2011-2017年CMDS微观数据匹配244个城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①城市规模对公共服务影响人才区位具有非线性门槛效应,只有当城市规模满足一定门槛条件时,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才能显著吸引人才流入;②全国层面的实证分析有效验证了理论预期;③分区域看,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门槛条件具有异质性,东部地区人才流动呈现竞争效应,中西部地区呈现集聚效应;④分城市等级看,大城市与中小城市门槛条件差异明显,满足门槛条件时,加大中小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吸引人才效果会更显著。最后提出基于城市规模和区域异质性的公共服务供给对策。  相似文献   
30.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从国家层面正式赋予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定位。本文系统阐述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原因和意义,分析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和阶段目标,并根据西安资源禀赋与发展现状,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科技资源统筹、对外交流、文化软实力、民生改善、西咸新区和低碳城市八个方面探析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基本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