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0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10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随着教育收费制度的推行及收费标准的提高,教育资助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教育助学贷款作为资助贫困生上学受教育费用的一有效途径,适时推出并纳入实际运作.开办教育助学贷款,虽说只是银行向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提供贷款资助,但却涉及社会、家庭、金融、教育等多个方面,波及效应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12.
个人理财产品研发的构思与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效武 《海南金融》2009,(11):56-60
为便于金融保险机构更好地开展对城乡居民的金融服务工作,需要大力倡导个人理财产品的研发,增加新的个人金融理财工具。本文试对个人理财产品研发的功用、指导思想、遵循事项和应建立经济社会的相关环境、突破制度约束及应采取措施等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住房反抵押贷款的供给机构选择与评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柴效武 《西安金融》2003,(11):25-26
以房养老,以寻求和建立养老保障的新机制,已受到社会的积极关注。美国开办的反抵押贷款,为此找到了一条好的途径,对将老人居住的住宅转化为养老期间的现金收益,改善老人的生活质量起到了很大作用。这一贷款模式是否在我国也有相当的开办市场,市场的供给状况应是如何,那些机构迎合担当这一业务?对这一问题的预先探讨是很有意义的。本文谨对此组织较深入的研究。一、反抵押贷款模式的介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美国推出了一种新的房地产贷款方式--住房反抵押贷款。这是指居民以自有产权的住房作为抵押,定期向金融机构取得的主要用于养老用费的…  相似文献   
14.
家庭金融意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意识的培育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普及经济知识,培育经济意识,增进社会公众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与才干,是贯彻党的"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有力保证。随着个人家庭金融资产的迅速聚集,参与金融活动的能力与实践日渐增强  相似文献   
15.
柴效武 《浙江金融》2006,(10):55-56
杭州打造为理财中心城市口号的提出 为适应企业经营多元化及居民财富增多对金融理财的迫切需要.应对国际金融资本对我国金融理财业务的竞争.结合金融机构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需求,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在全国的高校中率先成立了理财研究中心.并在同企业和个人金融理财相关的各个方面做了较多工作提出将“杭州打造为中国的金融理财中心城市”的口号.并对其内涵及对杭州发展可发挥的积极效应等.组织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徐智龙  柴效武 《现代会计》2004,(1):48-48,F003,F004
只要是在会计学界呆过一段时间,或多或少对“三维”会计或类似提法都会有所了解。美国会计学者井尻借助于微积分的知识,从力学的角度提出三式会计的概念及相应的财务处理模式。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黄宏辉副教授,则在井尻在基础上,提出了广义复式会计模式。两位学者对会计与数理关系的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两位学者是从分类学的角度挖掘会计存在的某一层面。阎、徐教授则是从因果推理的角度,从企业价值增值保值的来龙去脉来发现会计的另一层面(或称为另一维度)。  相似文献   
17.
60岁前人养房,60岁后房养人——以房养老的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房养老,为目前已空前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本文是笔者最近对“以房养老”理论深入研究的成果的一部分,着重以“人养房”与“房养人”为题,从60岁左右的住户对住房可采取的不同措施入手,阐述了售房养老的基本原理及其运用,揭示了住宅与养老之间的深层次的关联,对优化家庭资源的长期配置。提高效用。尤其是对建立养老物力的基础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19.
20.
从文化的视角看国外典型公司治理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各个国家的文化丰富多彩,公司治理模式也多种多样,文化的差异性主要地导致了公司治理模式的多样性。我国在选择公司治理模式时要特别重视文化的兼容性,只有和中国独特文化相适应的公司治理模式才能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