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8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1篇
经济学   4篇
贸易经济   5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余江  王乐乐 《物流技术》2012,(13):99-102
通过对在陕西省建设农产品物流系统的研究和分析,结合我国农产品物流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因素,由此探寻适合陕西省农产品物流的先进模式,力求能对今后陕西省农产品物流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2.
本文通过对生产制造业与上游的顾客和下游的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构建了生产制造业整合供应链上下游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3.
本文通过对生产制造业与上游的顾客和下游的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构建了生产制造业整合供应链上下游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4.
王乐乐 《证券导刊》2014,(49):35-38
相比于其他一些做多的杠杆品种。场内杠杆指基由于覆盖了较多的行业和主题,且成交较为活跃。而这些品种市场较难找到类似的标的,比如军工B、证券B等品种,市场尚未有对应的ETF品种。因此从行业和主题层面来看,目前杠杆指基具有一定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35.
王乐乐 《证券导刊》2013,(17):29-31
目前市场上有22只传统封基尚未到期,总资产规模为527亿元。根据该类基金的资产规模和成交情况来看。传统封基目前基本适合一些资产规模在亿元左右的机构投资者以及普通投资者的参与。  相似文献   
36.
基于 2007-2019 年我国 A 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察了技术背景 CEO 对企业盈余平滑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背景 CEO 能够提高盈余平滑程度,其盈余平滑的动机表现为信息主义属性,在方式选择上倾向于真实盈余平滑。研究进一步从创新活动、CEO 能力、信息不对称以及投资者期望四个方面对技术背景 CEO 影响盈余平滑的机制进行分析,并探讨了盈余平滑的经济后果。研究结论深化了对 CEO 专业背景如何影响企业财务策略的理解,丰富了企业盈余平滑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的研究。  相似文献   
37.
杨紫  刘凯  王乐乐 《中国商论》2021,(8):187-189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在全国各级政府采取积极防疫措施的背景下,疫情的严峻形势得到缓解、经济发展逐渐复苏,防疫工作也进入了后疫情时代,但整体经济发展动力仍显不足。此外,2020年高校毕业生数量为874万,达到历史峰值,这无形中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与进行增加了难度,就业形势面临严峻挑战。本文通过对合肥市高校毕业生在后疫情时代的就业意愿与求职行为变化进行调查,以及对企业人资部门的招聘效果和质量进行分析和走访,再对合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进行访谈,详细了解主管部门相关政策的实际落地情况,从而针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毕业生就业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8.
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推广应用,管理会计逐渐形成并与企业管理活动高度结合,最终脱离现有会计理论框 架的约束,成为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的信息化的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39.
北京市板栗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市板栗产业的生产、布局、加工、销售、废弃物利用、科技水平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北京板栗种植规模较大,优势区域布局明显,但经营分散,管理粗放,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废弃物利用率及优良品种采用率不高等问题制约产业发展。为充分发挥板栗对北京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基于调查分析结果,提出了应采取措施实现栗林的适度集中经营,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加强板栗产业开发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0.
文章在对关中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产业现状描述的基础上,分析新型城镇化对关中地区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积极影响主要包括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拉动了关中地区的城市内需,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优化了关中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及提升了关中地区农业信息化水平等;消极影响主要包括农村耕地面积减少、农村资源出现流失、环境恶化、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减少等。针对城镇化对农业产业的影响提出了以下策略:坚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实现互惠共赢;对新型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协调发展的相关制度进行改革或创新相关制度;在农村建设住宅小区,实行集聚化居住,减少宅基地的占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镇化,以城镇化拉动农业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