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4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55篇
经济学   11篇
综合类   6篇
运输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32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16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原则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陕西省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试点中的基本做法,论述了现阶段实行国库集中支持制度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实施此项制度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降低财政资金运行成本,防止挤占、挪用、截留财政资金,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2.
薛天阳  王俊峰 《会计师》2009,(12):62-63
<正>在知识经济的进程中,企业面临着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竞争压力,这就要求企业不能只将眼光局限在企业内部、只关注企业内部效率的提高,而要同时关注外部市场、关注竞争对手,知己知彼,努力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才能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为了对知识经济环境新出现的变化做出适应性的反应,必须在时代成本管理方面重新构建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的成本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育和完善,实行公共财政就成为必然。而公共财政的原则是财政退出经营性、竞争性领域,转而将主要力量放在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上,这与以前大包大揽,财政明补暗补“救世主”的财政,相去甚远。那么,在公共财政下,财政的支出结构就发生巨大变化,优化支出结构的问题就显得特别突出。目前的财政预算管理模式,虽经一些改革,但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模式,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越来越不相适应,已暴露出许多弊端,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06.
生产低硫柴油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低硫柴油生产技术,主要从加氢脱硫和非加氢脱硫两个方向介绍了低硫柴油技术的原理、特性及研究进展,并分析了今后低硫柴油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7.
德华集团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和持续创新,在全国木业行业特别是贴面胶合板行业中居领先地位,已形成从速生林种植抚育和全球化原木采购,到装饰贴面板、细木工板、科技仿真木、钢琴、工艺木门、地板等各种木制品生产的一条龙加工基地,并逐步迈向资本投资市场,公司所持有的“兔宝宝”品牌在市场上有极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回顾企业的发展历程,公司员工能够深切地体会到品牌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公“司做大、做强”的有力保障;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商誉、产品质量的显著标志;是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上市公司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8.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角度,对评估企业价值的两种主要财务模型进行分析与比较,试图说明理论证明:用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和经济利润模型计算出的企业价值是一致的;经济利润模型和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各自应用专长及经济利润模型近年来受到企业价值评估师青睐的原因。希望能给企业价值评估人员提供一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9.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是"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是全体公民应当普遍遵行的道德规范.诚实守信与遵纪守法,既是道德规范,又是法律规范.践行这些规范,变观念成习惯,让规范成为行为准则,达到知与行的统一,也是司法机关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0.
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科技兴国便成为各行业的热门话题。各级领导,各部门也纷纷提出科技兴国、科技兴企的策略,派科技人员抓科技工作也便成了当前各级领导的工作重点,努力抓住科技兴国的“牛鼻子”。可是,科技兴国的“牛鼻子”究竟在哪里?一项技术再好,要形成生产力,为人民谋福利,就必须有一批人把这项技术上升为书面规范,然后组织实施,才能使这项技术转化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