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9篇
工业经济   11篇
计划管理   33篇
经济学   11篇
综合类   6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1篇
农业经济   11篇
经济概况   1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神华集团以能源为主业,集煤矿、电厂、铁路、港口、航运为一体,实施跨地区、跨行业、多元化经营,是我国最大的煤炭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2.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要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以法人为单位,改革信用社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纵观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史,信用社的产权问题一直是困扰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关键问题。这次改革,国家投注大量资金,就是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这无疑给农村信用社带来了改革和发展的又一个春天。但是,在进行农村信用社新一轮改革中,我们还必须正视农村信用社多年来积沉的困难和问题,并加以分析,找出难点,寻求对策。一、难点(一)产权不明晰,结构不合理,民主管理形同虚设一是社员入股的积极性不高。由于农村信用社多年来因诸多…  相似文献   
93.
王艳梅 《新经济》2014,(20):54-55
农业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而农业科技人才又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人才,只有加强科技人才的队伍建设,才能确保现代农业的稳步发展,促进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本文首先结合部分数据分析了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必要性,进而对农业经济发展对科技人才的需求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94.
首先,对经济学视角下和管理学视角下横向监督研究的分歧进行了辨析,据此提出了基于"理性人"假定的横向监督认知框架,并对选择"理性人"假定的原因进行系统论证。然后,依据该假定进一步对横向监督的结构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对横向监督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形成横向监督的认知体系与研究框架——一方面可为不同学科视角下的研究分歧提供解释依据,另一方面可实现超越学科视角的对横向监督的一般性认知。  相似文献   
95.
96.
多年来,农村信用用社由于受体制因素的制约,在开拓新业务领域方面存在一定困难.与商业银行相比行较大差距,近年来,由于受到人民银行的重视、银行间货币市场业务向农村信用社敞开了大门,使农村信用社能够成为银行间货币市场成员,在业务许可范围内开展债券投资和资金调剂业务。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是多级法人的经营模式,资金管理分散、资金经营权分离.以及诸多其它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农村信用社货币市场、业务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  相似文献   
97.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市场,也是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规范有效的资本市场需要基本的前提条件,其核心就是信息披露的规范与监管。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规范与监管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8.
员工培训后流失风险的产生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源已经代替物质资源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知识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推动力量,其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一方面,培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明显,从而促使培训成为企业和员工的共同需求;另一方面,培训后员工流失的风险成为企业最大的困惑.  相似文献   
99.
企业内在形象是指企业宗旨、经营理念、人才、人员素质、科技含量和开拓创新精神等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印象。它是以企业精神做支撑,得到社会认可的企业文化本质特征的综合反映,是一笔无形资产,对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长远发展、永葆活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0.
王艳梅 《消费导刊》2009,(20):102-102
社会信用制度的重点是企业信用,基础是个人信用,核心是政府信用。政府信用的建设对企业信用、个人信用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然而,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政府出现了诸多失信现象,严重影响了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因此,加强我国政府诚信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