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6篇
经济学   3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6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21.
[目的]根据2011—2016年的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数据,从物质资料投入、劳动力投入和技术投入等方面确定5个指标对全国16个省(区、市)的马铃薯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进行研究。[方法]运用含参数的索洛余值法,构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拟我国马铃薯生产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得到各个生产要素对马铃薯生产的贡献大小和影响程度。[结果](1) 2012—2016年,我国马铃薯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呈"N"型,未来有上升趋势;(2)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条件下,广义的科技进步对马铃薯单产的贡献率高达57%,肥料和劳动力投入的弹性分别为0. 28和0. 15,广义的科技进步对马铃薯生产影响十分显著;(3)我国马铃薯TFP变化区域差异明显。[结论]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了提高肥料的科技含量、加速马铃薯经营主体的人力资本积累、强化政策扶持与制度建设和不断推进科技创新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2.
近年来马铃薯价格剧烈波动时有发生,不利于其产业健康平稳发展.为定量描述各因素对马铃薯价格的影响程度,从供给和需求角度选取了影响马铃薯价格波动的18个因素.回归结果显示,马铃薯价格波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影响因素是蔬菜等相关替代品价格以及城镇化水平、消费者收入水平和恩格尔系数等社会因素,价格受到消费层面因素的影响要大于生产层面因素的影响.从平衡供求、提质增效以及合理布局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3.
南方冬作区马铃薯发展趋势、区域格局与增产潜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南方冬作区马铃薯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2000~2008年,南方冬作区马铃薯播种面积和产量均稳定增长,但8省份趋势有所不同,广西发展尤为迅速。南方冬作区马铃薯进一步增产存在三方面有利因素:(1)冬闲田面积达733.3万hm2,广东、广西、云南、湖南四省闲田面积均超过133.3万hm2;(2)最为重要的3个技术瓶颈都与脱毒种薯培育和检测相关,相关科研正在加强;(3)马铃薯的种植收益远高于油菜,部分油菜耕地将改为种植马铃薯。  相似文献   
24.
浅谈美国现代农业的几个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赴美实地调研与考察,应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与比较方法,对美国农业政策、农业区域布 局、农田管理技术、农业经营方式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简要梳理。得出如下主要观点:(1)农情监测及防 灾减灾是规避风险和统筹管理的重要保障;2)农业补贴及农技推广是保障美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 效手段;(3)节水高效农业是美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4)农业区域布局及机械化管理是提高 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基本前提;(5)劳动力短缺是美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障碍。  相似文献   
25.
中国粮食中长期消费需求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中长期消费需求预测是粮食经济、粮食安全研究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分析,估计了4个人均粮食消费需求函数方程;通过时间序列分析确立了2030年和2050年中国的人口、收入、价格和工业用粮比例等重要参数;结合上述参数和估计结果,对中国的长期粮食消费需求进行了不同情景的预测和模拟。模型预测结果表明:未来中国粮食消费总需求将稳步增长,到2030年为5.6亿~5.8亿t,到2050年为6.1亿~6.5亿t;3种主要农作物的消费份额将发生很大的变化,玉米的消费份额增加,水稻和小麦的份额减少。中国的粮食政策应当根据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灵活调整。  相似文献   
26.
[目的]马铃薯是粮菜兼用作物,马铃薯对国家粮食安全和山地丘陵地区乡村特色产业构建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文章通过马铃薯产业国际对比分析,明确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方法]该文从产业结构、生产成本、市场价格、贸易、消费等多角度,运用比较分析法,采用2010—2018年统计数据,对我国与世界其他大国马铃薯产业进行定量比较分析。[结果](1)2018年我国马铃薯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生产规模世界第一,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体,加工业占比仅为30.00%,仅为欧美的1/3左右;(2) 2015年我国马铃薯生产成本0.95元/kg,2018年我国马铃薯田间价格为1.30元/kg,与欧美基本持平,2011—2015年平均资本利润率32.12%,略高于欧美发达地区,但2018年马铃薯单产19.72t/hm~2,仅为欧美的1/2左右,土地产出率为2.55万元/hm~2,仅为欧美发达地区的1/2;(3)2018年马铃薯出口稳定增长,以附加值较低的鲜薯为主,国际市场占有率2.04%;(4) 2018年马铃薯人均消费量43.62kg,不及俄罗斯的1/2,消费增长潜力较大,且亚洲马铃薯以鲜薯菜用消费为主,欧美地区以马铃薯加工品消费为主,俄罗斯将马铃薯作为主食消费。[结论]应从品种资源引进、马铃薯品种选育、标准薯田建设、国际马铃薯市场开拓和加大马铃薯产业扶持力度等方面着手,促进我国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7.
西部大开发与贵州农业结构调整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贵州农业的现状、特点、主要问题,以及加入WTO与贵州农业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在西部大开发新形势下贵州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的指导思想、调整原则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10项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28.
<正>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国家稳定发展的根基。创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下简称"两区"),是落实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的重大举措,是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应对国际竞争的战略性措施。粮食生产功能区是指以确保国  相似文献   
29.
波兰农业地理学家J.克斯特洛维奇教授(J.Kostrowicki)依据国际地理联合会农业类型学委员会判定的原则和方法,先后进行了波兰、欧洲、世界三个不同地域等级的农业类型划分,并从中归纳出适用范围较广的农业类型分类法。 克氏认为,农业类型属于农业生产类型,它的本质是农业生产内部条件和特征,而外部环境只起影响作用,克氏分类法侧重于选择各类农业生产要素作为分类指标,而不以环境因素作为分类标志。  相似文献   
30.
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农民是城镇化进程的最终实施主体。为了解农民市民化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该文在对溧阳市南渡镇实证调查得到的数据分析基础上,发现当地农民市民化意愿并不强烈,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以及职业等农民自身层面的因素对于市民化意愿影响并不显著,而医疗制度、保险制度和惠农政策等制度层面的因素对市民化意愿影响较为显著。针对制度层面的因素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消除农民市民化的后顾之忧,加快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