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8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1篇
农业经济   76篇
经济概况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辽宁省农民收入与消费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辽宁省1995~2006年间农民消费结构与收入水平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并运用灰色预测方法对2006~2010年间的农民收入和各项消费支出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进一步分析农民消费结构与收入水平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为辽宁省发展农村经济,培育农村消费市场,调整农民消费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产业集聚可以提高小城镇综合竞争力,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南台镇是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是辽宁省唯一一家小城镇建设标杆镇,他们靠创新将其箱包和鸡蛋产业做强做大,成为该镇经济发展的支柱。研究该镇的产业集聚现象对全国具有类似特点的城镇发展具有极其可贵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3.
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指出,传统农业是贫穷而有效率的,打破传统农业的低水平均衡实现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就是要引进新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即许多经济学家反复强调的、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系统的重要构成成分,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而且对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决定了,有关科学技术的行为首先是一种经济行为。格里克斯对杂交玉米的推广和使用研究的一个重要推论就是,技术进步不但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而且其本身也是经济活动的一种方式,与其它生产行为没有区别,也是从各种实验结果中和理论预期中选择能够带来最大收益的一种来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44.
辽宁省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产业目前存在着结构不合理、产业素质差、科技含量低、发展不充分等问题,难以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制约了林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辽宁省林业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调整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对于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建设和谐社会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各界对新农村建设十分关注,很多学者、政府机构及相关部门对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作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46.
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必然是区域经济的全面振兴。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和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行政主导型区域经济,促进其迅速发展是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一件带有全局性意义的大事。显而易见,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得不到有效改变,日趋扩大的城乡发展差距得不到有效遏制,即使辽宁的经济总量做得再大,也谈不上根本意义的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47.
本文将农户庭院经济看作一个生产规模较小、产品数量较少的小型农业企业,应用SWOT分析方法,对庭院经济发展面临的强势、弱势、机会和威胁等四种要素进行分析,据此提出发展庭院经济的经营战略.  相似文献   
48.
新形势下辽宁种植结构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本是一个工业大省,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在国家工业化建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工业倾斜政策,在共和国的建设中,辽宁长时期将工业作为发展重心.而农产品长期短缺。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辽宁农业以现代大工业为依托,厚积薄发.由粮食短缺到自给有余,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形成了农业种植结构的区域特色。面对入世后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根据推进全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需要,  相似文献   
49.
统筹城乡要素配置与转移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是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阶段的背景下,以工业化进程中的统筹城乡要素配置与转移作为选题进行研究,找出统筹城乡要素配置与转移的障碍因素,重点分析了土地,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旨在确立一条沟通城乡,打破农村经济的封闭,在全社会范围内配置资源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0.
新农村建设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而村级集体组织是广大农民最直接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也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投资主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村级集体组织的管理能力与效率,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发展进程及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面临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理论研究、做好规划指导工作、建立强有力的村级领导班子、发展特色产业、健全财务制度等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