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9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9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16篇
农业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52.
53.
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城市最低工资的匹配数据,本文研究了最低工资上涨对企业退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了不同劳动密集度企业的异质反应。实证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提升会显著提高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退出概率,降低资本密集型企业的退出概率。机制检验表明,最低工资提升会通过影响产品成本加成率、行业市场份额、企业生产率来影响企业利润,进而影响其退出概率。本文结果表明,最低工资上涨有利于产业资本深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4.
利用2007—2020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对52个经济体农业国内国际循环程度进行测度,进一步基于要素禀赋视角,对农业双循环演进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农业国内循环占农业增加值的比例从2007年的79.9%上升至2020年的81.8%,国际循环比例从20.1%降至18.2%,国内循环比例在全球范围内处于较高水平。第二,国际比较发现,农业国内循环比例与农业经济规模总体呈正相关关系,当一国农业经济体量越大时,农业经济对国内循环依赖度更强。第三,分阶段看,在农业经济发展初期,技术、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对农业国内循环比例提高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从中长期看,资本、土地的影响将逐步减弱,技术成为中长期提高农业国内循环水平的主要动能。  相似文献   
55.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