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9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贸易经济   114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给学生提供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有指导的阅读,让学生获得诗词积累,提升文化品味,而最终的结果也证明这是一次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82.
袁瑛 《东方企业文化》2014,(12):202-203
目前,随处可见人们低头摆弄自己的手机,可以看出,手机已经真正的走进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手机媒体也逐渐开始在人民群众的日常娱乐生活之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就将在手机媒体新时代的背景之下,阐述手机媒体的基本概念,阐述手机媒体发展到今天的优势之所在,也具体地分析了手机媒体发展过程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方案。  相似文献   
83.
袁瑛 《国土经济》2011,(6):59-60
"金太阳",这项原本拯救国内近万家光伏企业于金融危机"水火"的补贴工程,由于机制漏洞,并缺乏相关配套规范,最终恐只落得"隔靴搔痒",更为严重的是,对"金太阳"趋之若鹜的中小光伏企业,或因这项充满不确定性的风险投资而最终"灼伤"自己。本文获2011年"中国最佳环境报道"之最佳影响力奖。  相似文献   
84.
袁瑛 《商务周刊》2008,(Z2):58-60
IT企业通常扮演的角色,是站在幕后的支持者。然而,此次汶川地震期间,一套交付给国家地震局的地震现场应急通信部署系统,让华胜天成冲锋在了前线,保障了地震期间至关重要的通讯信号的传递  相似文献   
85.
袁瑛  曾娜 《商务周刊》2008,(8):24-36
葡萄牙贵族佩德罗的一次意外航行,将巴西这个"受到上帝恩赐"的土地暴露在行进中的"饥渴"的西方工业文明面前,并由此被动地成为国际产业链中的一环。富庶的巴西先后成为为西方、尤其是工业革命后的欧美提供甘蔗、咖啡、黄金、棉花、铁矿石……的"原料庄园"。自1930年代以来,在世界经济和贸易体系瞬间崩坍的混乱中,巴西甚至整个拉美开始了重新自我发现和定位。巴西是谁的巴西?巴西的未来在哪里?从瓦加斯到军政府,从卡多佐到卢拉,他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在通过私有化和利用涌入国门的外国资本释放巴西企业的发展动力之后,巴西依靠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站到了"金砖四国"之列。然而,这个南美大国能否真正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成为"决定性"力量,却取决于巴西能否真正改变依附于西方的金融体系和工业体系以及一个从未改变过出身的农业。如何走出历史的宿命,成为卢拉和未来巴西政府面对的攸关命题  相似文献   
86.
这个北欧国家瞄准了中国的绿色市场在瑞典访问时.记者听到一则趣闻。瑞典国家环境保护局的官员曾来到中国,准备合作开展一项关于渔民可持续性捕鱼方式的培训,瑞典官员希望中方能够提供所有渔民的名单,中国官员迟疑了一下说,“这可能  相似文献   
87.
新航8小时内排除了因飞机返航带来的种种“险情”,速度快、效率高、乘客满意,这一切是令高居旅客投诉率榜首的国内航空公司汗颜1月24日9点,新加坡航空公司执飞SQ811航班的一架波音777-200飞机在起飞后不久,发现右侧发动机火灾告警器报警,机长随即决定返航。10点40分,SQ811航班返回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坏事中的好事是,这家世界上客户满意度最好、盈利能力最强的航空公司在关键时刻的表现,给其中国同行小小上了一课。  相似文献   
88.
在纸媒、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相继兴起并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后,手机——这个拥有最大基数用户并且几乎人人都会随身携带的小屏幕,正在崛起成为第五媒体。有业内人士更为乐观地认为,手机是到目前为止所有媒体形式中最普  相似文献   
89.
叶利钦的私有化改革与宪政民主改革,确立了俄罗斯“走向正常文明国家”的基础,但权力系统的侵蚀和改革经验、力量的不足,也使这场规模和复杂性不亚于中国的改革实验,成为绕开人民的改革。2000年1月,叶利钦向普京移交权力时,最后一次向全体俄罗斯公民发表讲话说:“我曾设想用一次跃进摆脱过去的残缺,用‘正常的文明’社会来取代集权社会,但这一切都没有成功。希望普京能成功。”然而,俄罗斯的社会体系、政治结构、强力部门、国企经理、攫财大亨甚至普京本人都不会在一夜之间脱胎换骨。每个人都带着各自的“胎记”,再次参与到新的社会重组。普京没有继续叶利钦的民主模式,它倡导可控的或威权主义的发展道路,这两者本无好坏之分,在世界上都有成功的先例,但让人困惑的是,俄罗斯无论选择哪种模式都面临着自我破坏自我的宿命。叶利钦的民主模式被以民主为工具的力量破坏了,而普京的集权同样遇到了可能被控制强权的人破坏的危险  相似文献   
90.
袁瑛 《商务周刊》2008,(21):57-58
《商务周刊》:您对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有关土地改革问题的决定是怎样解读的?土地流转的放开,您认为是一个什么样的信号?安博泰:我认为,三中全会所达成的认识正是人们所期待的,不仅合理且方向正确。政府的重点很明确,就是为发展农村、农业以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供支持,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