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4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34篇
贸易经济   16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国外金融机构处理不良资产的主要方式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2.
在经济金融体制转轨时期,从金融业本身来看,当前对金融安全构成威胁的金融风险来自许多方面,在短期内还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全面化解,为了加快建立金融安全区,必须设计出一套包括标志性指标,考核性指标和监测性指标在内的科学的指标体系,鉴于我国影响金融安全的因素极其复杂,加之现阶段不容乐观的金融安全形势,更迫切要求我们在确定建立金融安全区的目标时,不仅要对不同性质的金融风险加以密切关注,而且还要对金融安全问题加紧进行超前研究,做到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43.
金融中心是金融活动的枢纽,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带动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加大金融辐射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金融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涌现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热潮。武汉作为湖北省经济金融中心和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已经初步具备了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基础条件和比较优势,但现阶段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4.
涉农微小企业的建设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基础。资本是涉农微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催生剂"。由于涉农微小企业自身发展特点制约其融资能力,加上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涉农企业融资体系,造成涉农微小企业金融支持不足。企业、金融机构、政府应共同努力积极探索支持涉农微小企业的服务模式。在涉农微小企业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增强其融资能力的同时,要扩宽涉农微小企业融资渠道,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此外,政府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以满足对涉农微小企业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45.
基于中部崛起的战略背景,以金融中心的示范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带动中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中部建设一个区域金融中心已达成共识,金融中心的选址需要严格的研究与论证。本文借鉴城市竞争力理论,利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计算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各个因子的得分和综合得分,并进行了排序。实证结果表明,无论从单个指标还是综合排名来看,武汉在中部区域中的优势最为明显,因而是最适合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城市。  相似文献   
46.
47.
资产价格波动是金融风险的重要指标,伴随中国经济的不断开放,中国资产价格受到了美国货币冲击的影响.本文通过相关性和因果关系分析表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与以贴现率表示的货币政策扩张和收缩二元指标对中国资产价格波动有较好的解释力,其他指标则解释力不足.与美国货币冲击相关的全球流动性指标对中国资产价格波动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对中国资产价格波动的因子分析中,本文发现美国货币政策和国际资本流动是影响中国资产价格波动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流动性因素,汇率和信贷因素总的来说对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不大,但其重要性在现阶段逐渐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48.
目前,武汉城市图的金融发展已经进入一个自主创新的活跃期.圈域金融业人力资源较丰富,市场化程度较高,金融电子化技术较发达,金融组织体系较完备,信贷合作也初具规模,金融协作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城市圈经济金融创新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外源融资能力弱小、分工定位不准、人才流动不活等,特别是金融创新乏力显得尤为突出。因此,武汉城市圈既要着眼于圈内各城市内部经济金融的良性发展,又要放眼于圈内经济金融的高度合作,基于此,必须充分发挥金融创新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49.
在系统学习国内外现有金融风险预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金融运行实情,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金融风险预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检验,可以对未来我国金融风险进行全面预警判断和实时预警分析,从而为构建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提供判别基准。  相似文献   
50.
开展研讨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理念作出相应变革,教育实践也要与时俱进。而研讨式教学是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一种有效途径。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能力的实际需求,从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实践入手,试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达到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之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