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5篇
工业经济   1篇
经济学   1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1.
基于浙江和陕西两省741户农户、2841个农民个人的土地承包数据表明,与男性相比,女性在土地分配中处于更不利的地位.在实施禁止土地调整政策的村庄,女性拥有更少的土地.女性更可能因为婚嫁等原因而产生居住地迁移,从而使得她们个人的土地承包权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在处于适婚年龄段的女性中,无地和少地妇女的数量更多.  相似文献   
12.
“自由现金流假说”是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的三大核心概念之一,它建立在代理成本研究的基础上,是对代理理论的一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的锚定效应研究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8  
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一个独特的经济问题。本文收集526家实施股改公司的相关资料,运用行为心理学著名的“锚定效应”理论,对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的制定和对价的影响因素两大问题进行分析、检验和解释。  相似文献   
14.
信息传递模式、投资者心理偏差与股价“同涨同跌”现象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股价"同涨同跌"又称"股价同步性",是世界各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近年来财务学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课题。本文收集1994—2004年中国股市的相关数据,用R2度量股价同步性,对股票收益的"惯性"和"反转"与R2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实证检验和理论分析。研究发现:(1)总体上,我国股市不存在"惯性"现象,而存在显著"反转"现象,并且反转效应随着R2的上升而逐渐减弱,两者呈负相关关系;(2)不同市场态势下惯性和反转的表现形式不同,且与R2的关系也不同:牛市阶段存在"反转"现象,且R2越高反转越明显;在熊市阶段存在"惯性"现象,且R2越小惯性越明显,说明不同市场态势下股价同步性的生成机理不同。对此,作者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与心理行为互动关系的新解释,丰富并完善了股价同步性形成机理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与控制权私利关系实证检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1994-2003年间深沪两市发生的股权转让事件为研究对象,用控制权私利水平衡量法律保护的结果和效率.实证检验我国法律制度的完善是否起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作用。研究发现;我国证券市场存在较高的控制权私利水平,在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的不同阶段,控制权私利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能起到降低控制权私利作用:1999年以前法律保护较差的阶段,投资者法律保护并没有发挥降低控制权私利的作用;但在2000年之后,法律保护逐渐发挥作用,控股股东获得的控制权私利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16.
如何提高投资者法律保护的执法效率是近年来财务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资本市场能否健康有序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以2000—2010年沪深两市因违规受到处罚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处罚公告前监管部门的查处及时性、处罚公告前后高管被迫离职、处罚公告时的市场反应三个维度,深入考察政治关联是否影响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的执法有效性。研究发现:(1)监管部门对政治关联公司的违规查处存在时滞效应,其惩处周期显著长于无政治关联公司;(2)在处罚公告前一年和后一年,政治关联公司高管的被迫离职率均显著低于无政治关联公司;(3)违规处罚公告时,政治关联公司的负向市场反应大于非政治关联公司,且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国有样本里。这说明,政治关联会削弱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的执法效率,且"违规查处及时性"和"高管变更"是两种重要的影响路径。  相似文献   
17.
"职业生涯忧虑"(Career Concerns)如何影响高管管理公司信息流尤其是坏消息是当前财务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使用1999-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CEO在任期不同阶段如何隐藏公司坏消息和其手段,以及产权性质如何影响上述关系。研究发现:(1)CEO在任职初期(前三年)和离任前一年会更多地隐藏坏消息,且上述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2)CEO上任第一年会集中披露前任CEO隐藏的坏消息;(3)"盈余管理"是CEO隐藏坏消息的一种手段;(4)家族企业中,只有非家族成员CEO有出于职业生涯考虑而隐藏坏消息的动机。本文的研究结论揭示了CEO在任期内对公司坏消息管理的动态演变过程,对于深入认识CEO如何管理公司信息流、如何约束CEO管理信息披露的行为以及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股市泡沫的生成机理和度量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首先系统地回顾了有关投市泡沫的研究成果。指出股市泡沫研究中的三大难题,即股市泡沫定义、度量和成因;接着简要地介绍股市泡沫的度量模型和检验方法,并联系我国实际,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市盈率定价方法(P ricing by Price-Earning Ratio)提出一个股市泡沫的度量模型;最后根据理性预期理论分析理性泡沫的生成机理,同时根据信息不对称、反馈理论和选病态博弈分析非理性泡沫的生成机理,得了我国股市泡沫更多的表现为非理性泡沫的结论,并进一步分析其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9.
市场化、政府干预与股票流动性溢价的分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思想和方法,结合股改实际,分别构建在市场化和政府干预下"均衡对价"的理论模型,分析了政府干预对流通股东利益流失的影响,并收集1004家股改公司的数据对政府干预与股改对价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以此考察市场、政府干预与股票流动性溢价分配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理论模型分析表明,与市场化情况相比,政府干预压缩了博弈双方的对价策略空间,进而降低了"均衡对价"水平,造成流通股东利益的流失;以宝钢股份为例对流通股东利益流失程度的数据模拟表明,与市场化情况相比,政府干预给流通股东每股所能获得的对价带来的损失达到1/4;实证结果表明,政府干预会影响股改对价的高低,随着政府干预力度的增强,国有控股公司所支付的对价降低,从而支持了本文的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  相似文献   
20.
吴世农  许年行 《经济研究》2004,39(6):105-116
本文以 1 995年 2月— 2 0 0 2年 6月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 ,考察和对比三个定价模型———CAPM、三因素模型和特征模型。实证研究发现 :(1 )中国股市存在显著的“账面市值比效应”(BMEffect)和“规模效应”(SIZEEffect) ,但对于小公司则不存在“1月份效应” ;(2 )三因素模型比CAPM能更好地描述股票横截面收益的变化 ;(3 )基于“股票横截面收益是由公司特征决定”的非理性定价理论的特征模型不成立 ,而基于“股票横截面收益是由风险因素决定”的理性定价理论的三因素模型成立。这些发现说明 ,账面市值比和公司规模这二个变量代表的是一种“风险因素” ,并非“特征因素” ,因此中国股票横截面收益的变化取决于风险因素 ,而非特征因素。作者认为 ,导致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股市长期的同涨同跌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