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6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贾秀兰 《中国市场》2007,(15):52-53
再制造是一种新型的制造观念和方式,它的出现适应了当前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研究的是再制造物流网络模型的优化,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新建一个新的再制造物流网络,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网络模型的优化。本文则从传统的物流网络出发,考虑在传统物流网络基础上增加再制造功能,建立一个再制造/制造集成的物流网络,并提出了一个再制造物流网络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12.
编辑部: 2011年暑假期间,我们西南民族大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调研组一行人,到阿坝藏区进行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情况调研。在小金、金川、马尔康、红原、阿坝、若尔盖、松潘等县,既看到阿坝州各县对红军长征遗址遗物的精心保护与开发利用,也看到一些重要遗址遗物保护不足,需要抢救。  相似文献   
13.
14.
实施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与政策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理念,逐渐被提上日程。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是多角度的。本文从循环经济的内涵出发,从制度方面探讨了目前我国实施循环经济的障碍,并据此提出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的制度创新以及相应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土地管理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城市土地市场的模式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一是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完全市场模式,以美国、日本、法国为代表;二是以土地国家所有制为基础的不完全竞争模式,以英国和英联邦国家与地区为代表。但是,不管土地是国有还是私有,各国政府都毫无例外地对城市土地利用开发进行干预,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调控措施。当前我国城市土地管理面临着两难境地:一方面城市化的高速发展要求城市用地不断扩张,另一方面耕地资源的匮乏和人口的高速增长要求限制城市用地以保护现有耕地。因此保护和合理开发城市用地,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央和…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新探——对中国经济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经济危机理论的回顾以及对二战以后经济危机的新特点的分析指出,经济危机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其发生与经济制度没有必然联系。并且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组宏观经济指标进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检验,得出近年来经济危机的一些现象在我国是客观存在的。经济危机具有双重的作用,全面正确地认识和对待经济危机,认真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并寻求解除危机的有效政策措施和方法才是经济学家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从制度创新看资源型企业转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资源型企业目前面临着资源环境危机和国企改革的双重压力。本文在这一背景下从制度的角度探讨资源型企业转型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制度创新的建议,以期对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源于西方发达国家、被誉为“黑大陆”、“冰山一角”、“第三利润源”的物流业,于上世纪末登陆中国,近几年来取得长足发展。据统计,入世3年来,中国物流业的发展速度高于经济发展速度,全社会物流货物总值大幅度增长,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稳定在21.5%左右;社会物流增加值与经济同步增长,稳定在9%~10%;尤其是被誉为“中国物流发展年”的2004年,市场环境进一步宽松,物流领域全面开放,第三方物流企业迅速增加,2004年超过1000亿元;但是,伴随物流高速发展的各种外部不经济现象也日益显现,主要表现为物流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如何保证现代物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潍坊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为背景,探讨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四种主要组织形式、类型、特点和作用。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唐剑  贾秀兰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1):105-112
文章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构建了分析框架,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制度变迁对企业竞争力演化的作用机理和实现路径.基于SPM(规模-方式-主体)的角度将中国国有企业制度变迁分为三个时期,按制度变迁的历程对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水平进行了纵向综合评价,进而验证了文章的基本理论框架,指出经过长期的制度变迁,国有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在曲折中得到持续增强,当前在制度边际效率递减规律的约束下,国有企业的制度变迁已步入攻坚阶段,尤其国有垄断企业的改革以及国有资本运营和监督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已进入到严重的制度瓶颈期,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探寻规律,在正确处理好政府、企业和市场三者关系的基础上,推动制度的持续、稳定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