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在商业活动中,企业内部人员的来来往往似乎从未停止过。昔日的得力助手另立山头成为对手,等你反应过来时,他的拳头已经伸到你的下颌了。当新企业的老板数着钞票露出微笑时,原企业的老板则欲哭无泪,只能仰天长叹。竞争对手是从自己的沃土中培育出来的事实确实让人难以承受,因为没有一个竞争对手比了解自己的内部人更可怕。“内部对手”的出走不仅仅带给企业人才流失的损失,更有可能成为企业未来的心腹大患。那么,究竟是谁把助手变成了对手?它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损失?如何预防这一巨大风险?怎样对其风险进行控制?这将是本文所要回答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笔者通过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劳动边际产出的地区差异与产业差异,对我国劳动市场一体化程度及其变化趋势进行测度。研究发现改革以来,劳动市场地区分割已明显减弱,但产业分割仍然严重;工业部门存在较高技术门槛和体制门槛,传统服务业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政策模拟显示,劳动市场一体化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利益。  相似文献   
13.
论文对中国30个地区2010年—2015年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发现:广东、北京等东部地区综合得分明显高于宁夏、山西等中西部地区,地区间差距较大,但这种差距在不断弱化;包括山西在内的24个地区综合发展水平呈上升态势,发展势头良好;全国低碳发展水平上升幅度明显高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低碳政策成效显现;一些地区在4个准则层上的优劣势差异明显,故各地区应采取措施扬长避短,力求各方面均衡发展。应尝试构建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地区进行逐年观测,并作为政绩考核的主要依据,以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4.
在商业活动中,企业内部人员的来来往往似乎从未停止过,昔日的得力助手另立山头成为对手,等你反应过来时,他的拳头已经伸到你的下颌了当新企业的老板数着钞票露出微笑时,原企业的老板则欲哭无泪,只能仰天长叹。竞争对手是从自己的沃土中培育出来的事实确实让人难以承受,  相似文献   
15.
为考察我国碳排放强度地区差异的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政府制定地区的碳排放政策提供数据参考,本文基于1995—2012年省际碳排放数据,在描述性统计及地区收敛性检验基础上,对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四大区域碳排放强度存在较大差异,中西部地区碳排放强度较高,且中部省区间差异较大;从变异系数来看,地区间碳排放强度的差异未出现缩小态势;我国地区间碳排放强度存在σ收敛、绝对收敛及条件收敛特征;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强度下降起促进作用,而工业化则有抑制作用;要实现我国碳排放强度目标,关键是要限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发展,调整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6.
为判断中国碳排放总量能否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首先采用STIRPAT模型分析影响中国1999—2019年碳排放量的因素,然后运用模型回归结果,模拟预测10种发展情景下中国2020—2040年的碳排放量,以考察各种情况下的碳达峰年份。研究发现:人均GDP对碳排放量的影响最大,之后依次为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和人口规模;基准情景下中国的碳排放量将于2030年达到峰值,而能源强度、第二产业比重、煤炭消费比重的缓慢下降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均会使碳达峰年份向后推移。为尽早实现碳达峰目标,建议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降低能源强度。  相似文献   
17.
加快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对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依据结构主义增长理论,利用总量生产函数经济增长率分解方法,基于三次产业要素产出弹性动态估计结果,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劳动力配置效应及其变化规律进行重新考察.结果显示:三次产业劳动产出弹性差异明显,已有研究中直接用国民经济劳动产出弹性代替的做法存在很强假定性;基于分产业劳动产出弹性重新估算劳动力配置效应,发现其数值明显减小,表明已有文献夸大了配置效应;但其在不同时期更为稳定,说明配置效应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8.
增加农民消费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我国农民消费状况及消费潜力的分析,认为虽然农民消费水平已经取得了很大提高,但农村消费市场仍然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阻碍农村市场潜力发挥的制约因素,并据此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中国能源强度的演变趋势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主要影响因素变化对能源强度的冲击及识别主要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论文使用2000-2016年中国30个省区的能源强度及相关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能源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省区能源强度具有显著空间相关性,能源强度水平相似省区倾向集聚分布;城市化水平、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禀赋对省区能源强度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则为负向;从溢出效应来看,东部省区的城市化水平、西部省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的能源禀赋均产生了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而东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则产生了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空间溢出效应方向相反。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加速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但由于政策因素、经济因素、农民自身因素等多方面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有所减慢.对各种转移障碍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构建回归模型对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据此给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