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86篇
工业经济   62篇
计划管理   245篇
经济学   70篇
综合类   21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15篇
农业经济   26篇
经济概况   2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赵晓 《中外管理》2014,(1):21-21
此次“稳定税负”的提法,让市场开始怀疑“结构性减税”能否被持续性推动。  相似文献   
72.
赵晓 《中外管理》2014,(10):24-24
最大的批评或许就是对中国继续发展最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73.
赵晓 《中外管理》2011,(4):16-16
如果继续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未来几十年中国在全球的竞争力必然大幅滑落,届时悔之晚矣。  相似文献   
74.
赵晓  岳安时 《金融博览》2012,(22):24-25
从2000年国务院同意证监会将二板市场定名为创业板市场起,十年磨一剑,载着“中国纳斯达克”称号的创业板于2009年10月底正式登场。如今,三年时光荏苒而过,还有多少人记得开板之初的美好愿景,有多少人真正享受到了成长性带来的红利?通过创业板来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目标仍旧任重而道远。三年来,创业板发展中暴露的问题和这些问题的根源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75.
国资流失的界定与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人说,国有资产流失正像是一条隐没在中国地下咆哮的暗河,多少年来奔流不息,不仅中国没有找到根治国资流失的好办法,全世界其他国家也没有找到非常行之有效的办法。因此,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可以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们在研究分析探讨国资流失原因时或深刻或表面化,但一旦论及防止之道,则统统像是中国足球的临门一脚,乏善可陈。可以说,迄今为止并没有一位敢说自己已经找到了根本性的方法。显然,投资流失是宏观性的流失,涉及到国家投融资体制存在的问题;交易性流失是中观性的流失,涉及到国有监管体系的完善以及交易程序的规范问题;管理流失是微观性的,涉及到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是否完善、管理是否规范、内部审计是否有效的问题?■如何能够指望现代企业制度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呢?如何能够假设国资委能扮演完全类似于“守护神”的角色呢?如果国资监督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国企改制和产权改革中不作为或玩忽职守、渎职,应该由谁问责或施行惩治,惩治的依据又是什么?如果我们连国有资产流失如何界定都做不到,谈何防范与疏解之道?岂非无的放矢乎?一个客观存在的情况就是,对于任何一个现实的成交价,总有人可以质疑还能卖价更高。那么究竟卖多高才算是没有出现超出国有资产流失的客观标准呢,才  相似文献   
76.
77.
78.
赵晓 《中外管理》2007,(5):21-21
经济学家对“文化”的兴趣通常很淡,有一些人甚至持有根深蒂固的偏见,即认为文化只是代表着一切说不清楚的东西的混合,而经济学要着力研究的是那些能够说清楚的东西。  相似文献   
79.
今年年初我国政府火速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计划在未来三年将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等手段,刺激汽车工业、钢铁工业、纺织工业、装备制造工业、船舶工业、电子信息工业、轻工工业、石化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和物流业等十大产业的振兴与发展,对产业内的重点企业给予税收、技术、信贷等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80.
赵晓 《宁波经济》2000,(7):66-67
所谓“假日经济”,“假日”二字没有任何问题,至于“经济”二字,却值得大大探讨一番。它显然不是经济学所说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概念,也不是谈“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时谓指的“经济形态”或者“经济机制”之类的概念。它是什么,不知道——尽管它已是中国“造词运动”中最新、“上镜”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